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二:皮肤怕冷就是表虚掉了,肺的功能比较差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三六)
我们从三五节了解到,我们人体有多么的精密,不会浪费一滴好水,当我们知道这个水的气化过程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诊断人体的健康.假如有一天,有一个人的肾脏出了问题,功能消失了,肾功能衰竭,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零)
伤寒论第64条辨: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4条辨解释:发汗太过,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四)
我们来看看白虎加人参汤的处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里,甘草三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二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里面有人参,知母和石膏,其次还有炙甘草和粳米,人参主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三三: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
一三三:「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人身上皮肤表面有一定的温度,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还有一个太阳的表热,两个不一样,这两个混在一起就是体温. 当热没有了,只剩水就会感觉冷 ...
-
阳痿不举,硬度差,腰酸疲惫,还怕冷?肾阳虚弱可以这样治
后台患者咨询:"医生,我今年36岁,阳痿不举,怕冷,腰酸,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回复:考虑是肾阳虚的表现. 肾阳虚是由于肾阳虚衰,气化失权所导致的一类虚寒证候.多因素体阳虚,或久 ...
-
痰湿和寒湿有什么差别
痰湿和寒湿的区别 痰是津液类证辨证多见咳嗽痰多,或头晕,或体胖,或神智错乱,舌苔腻,脉滑. 湿为六淫辩证,多为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口腻不渴,关节酸痛,或局部渗漏液,或皮肤湿疹等,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二:皮肤怕冷就是表虚掉了,肺的功能比较差
倪海厦经方学堂 8月29日 一二二:「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这两条讲,如果伤寒没有立刻治好的时候,它传经的一种症状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二)
伤寒论第108条辨: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原文解释]外感伤寒病,腹部胀满,胡言乱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九二: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
九二:「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小便有石淋,下消有石头在里面也算. 石淋,西医可能讲成膀胱结石或肾脏结石. 还有膏淋,小便浓浓的,浓浊白白的,可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四:中药里面能把浮阳降下来,最好的就是牡蛎的壳
一二四:「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摸床:或不大便,久则谵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五:中药对烫伤内服的第一方
一二五:「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中药对烫伤内服的第一方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我们可以在火灾的现场煮这个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六: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
一二六: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形作伤寒,外形看起来像伤寒,其实不是伤寒. 平常脉很弱的人大多是血不够,血不够代表津液不足了,营养不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九:实热跟虚热不一样,实热要攻实
一二九: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代表是虚,但跳的是数脉,数代表的是热,所以微数之脉就是病人是虚热的体质. 白虎汤证是讲阳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二
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如果得到伤寒中风,吃了药,表证去掉了,病人还不了了,也就是精神萎靡,很不爽,精神还没完全恢复,如果不吃药,十二天会好. 如果吃开心汤,心情好,病马上就好了,所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九:实热跟虚热不一样,实热要攻实
9月8日 一二九: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代表是虚,但跳的是数脉,数代表的是热,所以微数之脉就是病人是虚热的体质. 白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