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一部分:致虚极,守静 ...
-
体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体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
-
玄微心印原序 道者,盗也,得人则传...
道者,盗也,得人则传,不得则秘,自古仙圣大贤,孰不慎哉?道者,天地之道也,所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以上圣大贤慎于秘,不著于象.行于密,不显于机.咦!混沌未分,乾坤何由而设位?圣人何由而得其妙 ...
-
天之道,斗转星移;道之以行,万物皆从。地...
天之道,斗转星移:道之以行,万物皆从. 地之道,山川流水:辅助以天,承载运行. 人之道,感通天地:上接天恩,下承地利. 道之道,万物皆道:行天之道,受地之效. 人之苦从何来?未通天地之道,人伦之理. ...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 [赏析]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万物之源,是一切自然世界.社会人心的本原,一切自然运转.社会变化无不依归于道.而人生的全部所为就在于顺从自然来和合天道,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致虚极,守静笃——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壹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 ...
-
致虚极,守静笃!教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致虚极,守静笃虚而至虚曰“极”。静而至静...
致虚极,守静笃 虚而至虚曰"极". 静而至静曰"笃".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 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 地之道若不守 ...
-
致虚极,守静笃!道长教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壹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 ...
-
柳懿桐:致虚极,守静笃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上善如水,厚德载物.几千年来,中 ...
-
致虚极,守静笃,试译老子经文第十六章的意义
老子经文第十六章: "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