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相关推荐
-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末身不殆 道德经 第16章
第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道乃久,没身不殆. 虚 ...
-
论天道规律与人的命运关系
论天道规律与人的命运关系 徐振轩 <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 ...
-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公道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 ...
-
【何为天道】
[何为天道] 01:39 [何为天道] 自然无为而自为叫做天道, 自然无言而自会叫做天德: 人若不为外物而扰乱心志, 就能胸怀天下.修心广大: 不以富贵为贵:不以长寿为乐: 不以夭折为哀:不以通达为荣 ...
-
《阴符经-三皇玉诀》:天人之道,一气化三清
<阴符经三皇玉诀>,原题轩辕黄帝制.<据道藏提要>考证,当系宋金间道士假託之作.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阴符经三皇玉诀序 轩辕黄帝製 朕诏文武百 ...
-
庄子的诙谐:烦恼的根源
庄语村言,靠近一点看庄子:内篇第六 大宗师 天道自然而成,人事自然而然,懂得这个道理,明白了! 明白天道自然而成,便知道天生万物,万物天成:明白人事自然而然,便知道一通百通,睹一知万.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一部分:致虚极,守静 ...
-
致虚极,守静笃,试译老子经文第十六章的意义
老子经文第十六章: "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与解析 &qu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心态不平,万事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继续讲道,只是在讲道之前,引述其他内容,表达道的价值. 先贴下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知常乃道,不知常,满清灭国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着重讲了我们要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草木枯荣,万物兴衰,终会回归根本. 而我们作为旁观,观察这些规律,就能让我们明智. 可是,如果我们根本不思考,不致虚守静,而直接想当然的做事 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