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试译老子经文第十六章的意义
相关推荐
-
大道无为12:天地与圣人公道无私,平等对待万物,就是最美的德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段文字中,存在两个争议的地方.一是对"不仁"的理解,二是对"刍狗&q ...
-
丘处机的《先天吟》,阐明了老子的道是先天的,并非自然规律
长春真人丘处机这个名号,相信大多数网友是不会陌生的,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就把丘处机描写成一个"豪迈侠义,武功高强"的正面人物. 历 ...
-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试译老子经文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化而欲作无为自成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六章(无为篇第二章) 化而欲作 无为自成 (原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 ...
-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六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经新译>第四十六章(德篇第一章)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原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 ...
-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六章:非勇非敢顺其自然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六章(兵篇第九章) 非勇非敢 顺其自然 (原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 ...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 ...
-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