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也不寒的主页
相关推荐
-
经方故事3
(21)益气扶正化湿,治疗面部慢性湿疹 前两天写的案例用小柴胡汤治疗爱人高热,用到柴胡120g,有朋友问:那么大的用量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或是伤阴?我在临床中用在高热不退,一般会在60-120g,那么 ...
-
“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
"凡伤寒必恶寒,伤风必恶风,伤湿必恶雨",这句话非常好,我们在讲诊断的时候,通过判断机体"怕"什么,便知道伤了什么邪,比如伤了寒邪会怕冷,伤了风邪会怕风,伤了湿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恶寒发于阴阳者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一段也很重要,它讲太阳病啊.太阳病是表证,表证里头还有个少阴病呢.那 ...
-
伤寒总说·寒为冬气(一)
中 斯医在兹 冬之气,藏之气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是陷入里的热比较重. 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 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 ...
-
舌上有胎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也。盖伤寒...
舌上有胎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也.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之和法.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在上下而不在表里,即变柴胡为黄连汤,以桂枝代柴胡,以黄连代黄芩,以干姜代生姜,引入 ...
-
吴佩衡讲伤寒 | 脾湿胃寒或许没那么难治
太阴者,阴之极大者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土寄居于四季之月,而旺于长夏.盖天地只以水火二气化生万物,长夏之时,水火相交,蒸而为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
-
由对“寒”和“湿”概念的新认识,看“伤寒”和“温病”的本意!
[1] 中医病证概念是基于阴阳失调的表现与病理癥结的表现两个方面.病理癥结的表现有燥粪.水饮.痰浊.宿食.虫积等方面;阴阳失调的表现则是中医学的主要病理观.自<内经>以来,热是阳盛或阴虚, ...
-
《伤寒之道》阳虚——少阴脏寒,亡阳之火
以下还是李可老中医的医案.皆是脏寒,阳虚附子证.少阴亡阳之火,与昨天的失藏之相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脏寒亡阳之火,重用附子,而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却重用地黄,而附子只用一枚.先抛开两者之间的辨证之关 ...
-
预防为上,七分饱,三分寒——伤寒攻略之六
防患于未然,才是硬道理! 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出在父母身上!父母不转变思路,孩子难保平安! 孩子要"七分饱,三分寒"的道理: 讲这段文字的是国内<伤寒论>大师刘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