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系列谈之十二
相关推荐
-
河洛文化的历史发展
夏代 第一阶段 夏代是早期河洛文化的第一阶段,在这时,河洛文化的内涵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就是当时河洛文化的核心载体.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约5000-3500年期间,生活在中原地区,具体地讲生活在河 ...
-
一周一墓——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遗址名称: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遗址时代:夏中晚期和商初期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 发掘时间:1959年起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二里头村 二里头遗址 二 ...
-
商周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2020-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杨博 分享到: 字 ■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 青铜器是商周贵族墓葬中最普遍和主要的随葬器物,成为判定 ...
-
看我中华第一王朝
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复原图 最早的中国 今天的二里头只是洛阳盆地东部偃师市一个人口不足5000人的村庄, 然而拉开时间的尺度,其所在的洛阳盆地却是从夏.商至唐.宋近3000年 间十多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 ...
-
医易系列谈之十九
前面我们花费了很多篇幅讲述了殷商的干支文化,从这一篇我们将开始讨论周的易卦文化. 对于易卦,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因为易卦的符号已经融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但是,"易"究竟是什么? ...
-
医易系列谈之十八
中华文化第一子--箕子 中国历史上,把一些大思想家称为"子",如孔子(孔丘).老子(老聃).庄子(庄周).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墨子(墨翟).孙子(孙武).韩非子(韩非).朱 ...
-
医易系列谈之十六
现代人已经与自然隔绝得太远了,日月星辰的升降隐现,自然界的寒来暑往,动植物的生死荣谢,我们已经不在关注,因此,大部分现代人的天文历法知识基本上等于零. 而对于古人而言,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密切相关,是生死 ...
-
医易系列谈之十四
历史发展到了殷商,中华文明进入了所谓的"信史"时代,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记载历史,承载文明的工具--甲骨文.甲骨文肯定不是中华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但它是现存的,最早的一种成熟 ...
-
医易系列谈之十
几千年的历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而言,似乎很漫长,而对于我们这个星球100亿年的寿命而言,那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 从猿人到今天,不过几十万年,而其中旧石器时代就占了绝大多数时间.而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
-
医易系列谈之二十
自从人类两条腿走路以后,作为一个有了更高精神追求的动物,就一刻不停地对世界展开了思索和研究.从最初的小问题,比如哪种树叶可以充饥,哪种小虫子更好吃开始,一直进化到明天会不会下雨,今年收成如何这类高级问 ...
-
医易系列谈之二
八卦是个如此神奇的玩意,以它为基础演绎出来的易学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融入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知道伏羲同学发明它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伏羲同学发明八卦之后,中间的传承似乎出现了断档.夏朝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医易系列谈之十七
十天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难解之谜. 我们受惯性思维影响,认为既然是周期性出现的东西,就应该符合某种天文的规律,所以总是习惯在各种天文数据里,去寻找与之相应的周期性规律,故而总是劳而无功.出现这个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