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注释(十)

(0)

相关推荐

  • 《大学》赏析(9)修身齐家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之:于,对于)其所亲爱而辟(辟:音pì,偏,指情感上的偏袒或有偏见)焉,之其所贱恶(贱恶:指自己看不起或厌恶的人.贱,轻贱,瞧不起)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

  • 大学日课027丨领导和下属的相处之道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是<大学>日课第2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

  • 《易本义附录纂疏》元代胡一桂著,为注释《易本义》之作

    · 全书共十五卷,包含:上下经.<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五赞.筮仪.图录.此内含元刻本.清康熙十二年通志 ...

  • 中庸注释(一)

    题解 ① 郑玄<注>:"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② 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

  • 《中庸》注释(十)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只是隐遁和行为 ...

  • 《中庸》注释(十二)

    [原文]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 ...

  • 《中庸》注释(十四)

    [原文]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

  • 《中庸》注释(十五)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

  • 《中庸》注释(十六)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 ...

  • 《中庸》注释(十八)

    [原文]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 ...

  • 《中庸》注释(十九)

    [原文]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 ...

  • 《中庸》注释(二十)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 ...

  • 《中庸》注释(二十二)

    [原文]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