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注释(十五)

(0)

相关推荐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导读(九)

    第二十九章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 ...

  •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暑期夏令营师生们 夏令营里,读<中庸>里"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是的一些感受-- 此句,这里说的是祭祀之时,主祭的人一言一行,每一步动作都要合乎礼仪. 这既是礼仪的规定性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5)道无所不在

    <中庸>赏析(15)道无所不在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庸>第十六章.全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作者引述孔子对鬼神的论述,借以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开. ...

  • 《中庸》注释(二十五)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

  • 《中庸》注释(三十五)

    [原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 ...

  • 性 命 法 诀 明 指 第 八 十 五 页(千峰老人丹功法诀注释)

    道家龙门派内丹功法真传 访求教[注]真道口诀与道书一样,得诀后好看书.师爷.师祖所留何书,访真了,再叩头求教. 戊己门[注]戊己者,二土也.戊土属阳,已土属明.阴阳合一,刀圭成就.成字丿,已字乙,合一 ...

  • 《中庸》注释(五)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执中通变,小人反之.君子之执中而通变,有君子之之 ...

  • 诚者自成也 ——《中庸》二十五章解读

    <中庸>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

  • 翟玉忠:何为最好的教育——《中庸》教育“十五字心传”

      因为教育牵涉到一个族群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人的前途.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礼记·中庸>开篇的答案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十五 ...

  • 《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切,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贵于长生. 注释:此章以无为自化,不求生而乃长生.民者,我也,气也.我不食,饥从何 ...

  • 循序渐进,循道而行——浅析《中庸》第十五章

    循序渐进,循道而行--浅析<中庸>第十五章 原创2021-10-16 07:19·一团金蕊向阳开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 ...

  • 《中庸处事智慧》之十五 中庸之道和过犹不及

    转:徐厚瑜的博客 中庸之道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品德,是至高无上的.人们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