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出现、时期、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
-
“正书之祖”钟繇的小楷,放大了看,才知道有多精彩
在欣赏钟繇的小楷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楷书是如何定义的.<辞海>中是这么解释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几个字可以说大概描述了楷书的基本特点.那么,楷书 ...
-
【书法溯源】钟繇的小楷影响了晋代二王的小楷风格
艺术精品课堂/ 钟繇(151- 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魏书家,书学曹喜.刘德升.蔡邕.在曹魏时期曾任丞相.太傅,所以有"钟元常""钟太傅&quo ...
-
钟繇:诗词中的我是什么样呢?
翻了翻之前的内容,对于颍川钟氏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准备找时间写一写这个这个家族在汉末的状态.本篇只是趁着上一篇刚写完钟繇,梳理了一遍关于钟繇的诗词,共计23首. <赠周参政> 清代 朱彝yí ...
-
历史系列书法家第三名:钟繇
2021-06-08 09:57·轶尘书院书法频道 钟繇是楷书之冠,楷书之祖有这个称号,就是他一开始的时候创建的楷书,但是有很多书家呢,现在就是寻根溯源的,来学楷书都从钟繇开始入手,其实我个人感觉钟繇 ...
-
楷书鼻祖钟繇的《宣示表》并非他本人所写,而是王羲之的临本
提起楷书鼻祖,人们都认为是三国时期的钟繇,这个没错,钟繇是由东汉过渡到三国时期的人,并且还在曹操帐下做过大官,最高职位达到了相国.太尉.太傅等,钟繇在政治上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书法上的成就最高,创 ...
-
书法到底要不要创新?创新派和传统派各执一词,青溪书法这样说
书法到底要不要创新?对于这个问题,书法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以下是小编的观点,仅仅是一家之言.欢迎批判指正. 先简单说一下书法五体演变史. 大篆是大秦的固有文字.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强制 ...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太俊了!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宽 ...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太俊了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宽 ...
-
民国时期天津楷书大家华世奎,一个字100大洋
华世奎(1864-1941)是近代天津著名的书法大家,与吴昌硕早年同拜在杨香吟门下,所以有"南吴北华"之称.其书法源自庭训,真.草.隶.篆诸体,无一不精,尤善楷书.他初学颜真卿,取 ...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太俊了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quo ...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作品,秀媚爽朗!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 ...
-
武则天时期的“楷书之王”敬客,死后留下一幅字,专家:能卖200个亿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533166597501497906% ...
-
他是武则天时期的“楷书之王”,死后留下一...
他是武则天时期的"楷书之王",死后留下一幅字,专家:能卖200个亿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开明盛世,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宗教等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这种繁荣在很大程度 ...
-
天赋异禀丨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已极美!
4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 ...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太美了!
.....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