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岐黄针运用体会—— 进针之“顺”与“不顺”

(0)

相关推荐

  • 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教科书<经络腧穴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经络的起止.循行.穴位的定位以及穴位的主治作用,这其中,最为我们反复念叨的当属经络的特殊循行规律--首尾相接.如环无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 ...

  • 鼻针治疗

    [操作方法] 1.针具选择一般选用28~30号.0.5~1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2.针刺方法因鼻部部位局限,且腧穴密集,选准腧穴后用针柄端压痕作为进针点,局部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组织的厚 ...

  • 岐黄针运用体会——疗效差异

    接触岐黄针,了解岐黄针疗法,将岐黄针疗法运用于临床已经一年多了.岐黄针操作的可重复性,疗效的可复制性,一直以来都让针灸医生叹为观止,而岐黄针也让越来越多的针灸医生爱不释手. 但是,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

  • 简中医基础57:经络学说—奇经八脉之督脉、任脉

    奇经相当于正经而言,共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实际上就是机体的前中后左右等各组成部分的代表. 前腹为阴,任脉总 ...

  • 从王居易教授的医案中,寻找针灸治病的客观依据

    每次翻阅王居易教授的医案都感慨良多,不仅被他精湛的针灸技术所折服,更被他严谨的学术风格所感动.经络诊察是其针灸医案的特色,而这恰恰是现在很多针灸医生所缺乏和忽略的部分.凭临床经验治病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

  • 腕踝针疗法的进针点及其适应症

    按分区查明病症所在区,即在腕躁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腕与躁部各有6个点,分别代表上下6个区.下面将各点位置以及适应症介绍如次. 1.腕部 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 (内关.外关)一圈处.从 ...

  • 听程教授讲悬钟穴的入针角度、进针深度、刺激部位、手法强度

    听程教授讲悬钟穴的入针角度、进针深度、刺激部位、手法强度

  • 转摘:腕踝针疗法,腕踝针疗法的进针点及其适应症

    腕踝针疗法,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特定刺激点(腕部.踝部各有六个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各钟急性疼痛,如肾绞痛.手术后疼痛.急性扭伤引起的疼痛等,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如失眠.焦虑等 ...

  • 胰岛素皮下注射,30°-40°进针or垂直进针?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手臂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垂直进针还是30°-40°进针? 案例过程 某日晚班时,带着实习同学去给一糖尿病患者打睡前胰岛素,由于患者拒绝在腹部注射,于是选择 ...

  • 针刺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作者/杨承岐笔者...

    针刺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 作者/杨承岐 笔者在读书期间,河北中医学院的一位老师曾教我用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此法简便,取穴少,针刺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但刺激量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过对于备受偏 ...

  • 贺君:浅淡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腰痛反复发作)

    #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quo ...

  • 岐黄针疗法治疗病例分享

    岐黄针发明人陈振虎谈经与穴的关系 原创 陈振虎 QH岐黄网 2020-11-20 经常有人发信息问,患者有什么病,该取哪些穴位治疗?也有很多医案文集,分享和记录了很多医家治疗诊治疾病的腧穴处方,其中有 ...

  • 常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经方及临床应用体会——岐黄学者李平

    2019年8月10日至11日,中医名家诊治肾病学术经验暨聂惠民教授经方应用传承研修班在北京胜利饭店隆重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聂惠民名医传承工作站.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