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疗法治疗病例分享

岐黄针发明人陈振虎谈经与穴的关系

原创 陈振虎 QH岐黄网 2020-11-20

经常有人发信息问,患者有什么病,该取哪些穴位治疗?也有很多医案文集,分享和记录了很多医家治疗诊治疾病的腧穴处方,其中有些甚至标为秘方,以彰显其重要性。但很少有人会提及到有关经络的方面内容,那么在针灸临床中,如何看待经络与腧穴的关系?经络与腧穴哪个更重要有关系吗?

确实非常重要,就像《灵枢·病本》篇中说的,临床证时,必须要首先分清楚标本,才能决定治疗依据的主次先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确经络和腧穴哪个是本,哪个是标,进一步做剖析才能更好地指导针灸的临床诊治。主要是有两种看法。提些个人方面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1. 腧穴重要

“腧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逐步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名、定位及系统分类等阶段。”(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第五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古人在长期的针灸实践中,“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腧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喉、胸、肺病症为主。古代医学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归纳分类,逐步形成了经络的连线。”(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第五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种观点认为,穴在先,是最重要的,而经络“仅”是连缀穴位的一些线。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针灸临床的“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经络知识的学习和辨证,临床时仅按疾病部位反射区、敏化区或者依据一些腧穴固定处方针刺。其特点“哪痛针哪”、“哪病针哪”、亦或“插秧式针刺,从头针至脚”等等。确实也可起定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痛症类的疾病效果突出。
2. 经络重要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古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人体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联络周身,而且某些管道内还有流动的赤色血液。《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利用测量及循扪切按乃至解剖学的方法观察人体。正是这些观察对认识和形成经络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灵枢·经别第十一》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润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这点来看,经络非常重要,它“内属于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发挥正常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    喻家言认为“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引张子和语“不诵十二经脉,开口动手便错。”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经络气血的运行不畅和阻滞密切相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怪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其成书年代远早于《黄帝内经》,其中记述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行--均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这与我们后面的经络走行有所出入,且其治疗方法均为灸治,故名“灸经”。与后面《黄帝内经》中经脉的记载有很多相同之处,应该是在灸经的基础上发展和补充完善成形的,并且增加了穴位约160个。从这个方面来看经络是在穴位之前,可能是后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某些脏腑的病症,会在其相对应的经脉循行路线上有相应的反应。从这一角度对临床的指导来看,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首先进行经络辨证,治疗的病种范围更广泛,但疗效方面(尤其是痛证方面)却并未比前面的“非经取穴”明显。为什么会这样?
①这与涉及的病种有关,针灸临床病种以痛症最为多见,而痛症见于人体的筋肉关节体系,即“经筋”病症。《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张介宾曰:“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所盛之处,则惟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此经脉经筋之所以异也。”经筋呈带状分布,起于四末,终于头身,并不像经脉有流注次序,也无表里配属关系。经脉是气血流通的通道,而经筋具备约束骨骼维络关节的功能,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具有疼痛、拘挛、麻木、 弛纵不收、活动障碍等表现。
《灵枢·卫气失常》曰:“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杨上善对此的解释是:“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以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即经筋是中无有空,不像经脉这种可以运行气血的有形管道结构。“筋”这个层次的病变大多停留于此,所以经筋病候的治疗是“以痛为输”的,故“在筋守筋”自然成为治疗痛症最基本的治疗原则。
因些对于经筋的病症,治宜“以知为用,以痛为腧”确实简洁高效。但是对于系统性的、全身性的“脏腑”病症,运用经络辨证的疗效会更适合,更恰当。如对于失眠、夜尿多、多汗等病症,这时“以痛为腧”就无从下手,而经络及脏腑辨证更为适用。
②对经络腧穴的认知有关。历代文献中对“穴”的记载,有“节”、“骨空”、“孔”、“隙”、“脉气所发”、“会”、“砭灸”、“气穴”、“门户”、“空”等等。《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并认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说文解字》中对“穴”的解释是“土室也”,指洞、孔、窟窿的意思。
经络是运行气血输布周身的,古人把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比喻成自然界的水流,对应十二条河流(经水),故有“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九针十二原》。因为“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常见者,皆络脉也。”而腧穴恰恰是反应观察经络气血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中可以候气、守气、推动经气的运行,“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所有这些经文提示的针刺的关键所在,就是通过针刺穴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调经脉气血,通在先而调在后,达到全身气血调和的目的。正如《灵枢·根结》篇所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最终达到“气可令和”,实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
因此,我个人认为经为本为重,穴为标为轻。而之所以很多“重穴轻经”可能与学习的背景和学习难度有关,缺乏系统的针灸学基础学习过程、和(或)经络循行的记忆难,需要经常反复背诵运用。分清经与穴的标本关系后,临症时就会有的放矢,“标准化”运用指导指导临床诊疗。如局限性病症患者,可按经络辨证来进行病位诊治的,先辨经,再选穴。如髋关节疼痛患者,属于外侧的归少阳经,取居髎穴;前面痛的归阳明经,可取髀关穴,后面痛的归太阳经,可取秩边穴或承扶穴。如果是全身性或者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宜用脏腑辨证的方法,选择脏腑的俞募穴来配伍治疗,疗效更佳。

术法无定数,临证需精研,与众针友共勉!

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原创 偶鹰飞 QH岐黄网 2020-12-04

教科书《经络腧穴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经络的起止、循行、穴位的定位以及穴位的主治作用,这其中,最为我们反复念叨的当属经络的特殊循行规律——首尾相接、如环无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这一“如环无端”是否产生了实际的指导价值?原络配穴、俞募配穴、郄会配穴等具有重要地位的配穴治疗方案以及远道刺理论是否和“如环无端”有直接的联系。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针灸治疗实践中,除外子午流注按时开穴等,并没有更多的应用这一概念,而强调应用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五腧穴、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的特定穴以及循经放散等,都是基于教科书中寥寥数页,一堂课讲完,有的甚至被打入选修课的内容——标本根结与气街四海,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本文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通过揭示其深层含义,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0 1
标本根结理论框架下的经络模型

“根结”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博雅》:“根,始也。”《广雅》:“结,终也。”根,即树根,有起始的含义。结,即缔结,有归结的意思。将此与经络相联系,“根”指的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现多认为是四肢末端的井穴,我们形象的将其比喻为树木的根系;而“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可将其理解为树木的枝叶、果实。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提出了“四根三结”的概括提法。十二经脉以四肢井穴为根,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除此之外,《灵枢·根结》还论述了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以描述手足三阳经脉气出入流行的规律。“根”是经气所以的根源处,为“井穴”;“溜”是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注”是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入”是经络之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下部为“络穴”。这与十二经脉五输穴之“出、溜、行、注、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同一认识的不同表达方式,或者是在经脉整体向心分布的基础上,重点表述五腧穴的向心排布规律。六阴经亦有此相同的规律,后世逐渐完善了六阴经根溜注入,其中六经阴所入除自身络穴外,皆入相表里的阳经“上入之穴”,而这又与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理论所表述的,阴经在头面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这一规律重合。借此,络穴作为“下入之穴”,具备了沟通表里经脉气的功能,这和络穴处直接发出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方式则又有不同。

根结理论说明了经气活动的上下联系,强调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着重于经络之气循行的根源与归结。标本理论以《灵枢·卫气》论述最详,其详细记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曰:“能知六经标本,可以无惑于天下。”标本理论可以理解为根结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亦有文献研究认为标本理论发展在前),同样论述了四肢与头身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经脉上下的相互关联和本末联系。其以四肢为本,将“根”的理论重心从单纯的“井穴”,扩展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一定部位,强调这里是经气集中的本源部位;同样以头胸腹为标,更扩及了背俞穴,指出这些地方是经气的弥散之处,以此阐明了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的密切联系,这一发展对指导辨证用穴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

基于《灵枢·根结》、《灵枢·经别》、《灵枢·卫气》等篇章构建的以经脉为独立核心的,经脉-营卫、表里六合向心汇注模型与《灵枢·经脉》等描述的以脏腑为核心的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循环流注模型有着很大的差异,虽与十二经脉的起止点略有不同,但与五腧穴的排列先后却高度契合,目前暂无法对任何一个模型进行证伪或证实,我们权当他是经气运行的另一重要形式,且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在叙述经脉循行方面相一致,对针灸临床来说,前者更具指导价值,应用更为广泛。

0 2
卫气的运行和重要性
上述经络模型既已构建,如何应用于临床?这一模型仅仅是为说明一种类似大体解剖一样的经络组织分布吗?针刺又因何可起到治疗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回到古人对经络的看法,或者说古人对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的理解。
古人通常将经络与山川、河流、湖泊相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意思是讲十二经脉与山川河流相类,而包括肠胃在内的五脏六腑是经脉的最终集中汇入之处,相当于大海,五官九窍则等同于山川河流的分支灌注形成的小湖泊。河流、湖泊中的主要成分自然就是水,古人用“水流”的现象比喻血流,如《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说明古人认识到经脉不是简单的线条、管道,而是内蕴气血。而经脉中气血运行的变化,包括“根、溜、注、入”及“出、溜、行、注、入”等的规律又和河流的起源、汇集、壮大、归海是相似的。《灵枢·经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该篇正是运用古代版图上的十二条河流来比喻人体中十二经脉各自的气血运行的状况。气血运行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则是“气”,气在经脉中的功能状态称为“卫”,合称卫气。
标本根结理论表面上只是描述了经脉的循行分部,实质上则是告诉我们气血的运行状态,更是突出了“卫气”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卫气从发端到汇聚、壮大、深入于人体脏腑,弥散于内部组织,最后统归于气街四海的整个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认为,《针灸甲乙经》将《灵枢·卫气》改名为《十二经标本》以及《黄帝内经太素》在归类《灵枢·卫气》内容时也将之取名“经脉标本”,均是未明标本根结理论的真谛,属于本末倒置之举。
0 3
岐黄针疗法对卫气运行的影响

古人认为,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调节“卫气”的运行。《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子午流注针经·流注经络图说》云:“凡刺之道,须卫气所在,然后迎随,以明补泻”。要激发卫气,最简单、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就是刺激穴位。《素问·五脏生成》就提到:“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又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指出穴位或称为气穴、节、空等,是营卫气血灌注之处,是和外界交互感性的重要部位,也是治疗的重要节点。在标本根结理论下,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以及头面胸腹部等处的穴位,作为经脉的起始和归结的应用最多,如同河流的起源于山脉、归结去大海,这些部位的营卫气血流动、精微物质积累更为丰富,笔者将其归纳为能量,针刺这些部位的穴位更容易激发卫气的运行,从而推动营血的流通,最终实现营卫正常的功能。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针刺上述部位,乃至于施行了各种催气、行气手法,有时也难以达到激发卫气的目的,特别是远隔部位的疾患,即使针刺了根部、本部的腧穴,再加上留针、电针等,也无法实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时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如《灵枢·寒热病》:“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岐黄针疗法亦是针灸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针具的改良,粗制其针体,优化其针锋,最大程度减轻针刺痛感的前提下,加大了穴位刺激量,因此治疗用穴不再局限于肘膝关节以下,而是扩展至全身,通过辨证查经、选定经脉,选取病变局部之穴位或脏腑对应之俞募穴,确定治疗深度,拟定相应手法(五刺法),即可有效激发卫气,推动营血运行,有如开闸泄水,实则可通,虚则可调。同时,针刺不留针,避免了中而不去则精泄;针刺局部,不会影响整条经脉,也避免了不中则致气,保证了针刺的安全性。

最后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的原文做总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王澍欣:岐黄针治疗耳鸣病案分享

原创 王澍欣 QH岐黄网 2021-01-08

特发性耳鸣即临床常称的神经性耳鸣,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由多种因素造成,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不一定是听觉系统)均可参与诱发本病。本病属于主观性耳鸣,是指患者在无任何外界电(磁)或声源刺激下,主观感受到的异常声音,常伴有注意力下降、烦躁、焦虑、睡眠障碍,日久可引起听力下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成人患病率为10%一15%,且耳鸣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直到65岁以后患病率不再随年龄而增长或呈轻度下降。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心理、物理、药物、手术等综合疗法来缩短耳鸣的适应时间。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中医针灸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对本病具有显著疗效。

岐黄针疗法的治疗,对这种耳鸣疗效显著,大多1-2次治疗即可见到明显的疗效。我们遵循辨经、选穴、论刺法三步原则来治疗。首先,与耳有关的经脉很多。耳为宗脉之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手足少阳经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手太阳经由目锐毗入耳中。足阳明经从颊车上耳前。足太阳经分支从巅至耳上角。手太阳之听宫穴,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可气通内耳,加强疏通耳窍,为治耳疾之要穴。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中,最靠近耳部的穴位,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还有阳明补益气血的作用。因为本患者辨证为脾肾亏虚,治疗上补益后天之本很重要。本次治疗选用了输刺和合谷刺。因为输刺为肾之应也,耳开窍于肾,合谷刺为脾之应也,本病又辨证为脾肾两虚,故取输刺和合谷刺。

01

基本情况

患者女,37岁,医生,2020年1月8日就诊。

主诉:双耳闷胀伴鸣响6月余。

现病史:6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耳闷胀感,伴有耳鸣,声音低顿,但持续,以右耳为甚,每日早、晚较严重,上班或做其他事情时稍有减轻。曾在多个医院诊治,自诉已行多种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曾在外院行针灸、中药、激素、营养神经、高压氧及静脉用药(具体不详)等治疗,均未见显效。目前已被耳鸣、耳胀严重困扰,心烦、焦虑,精神难以集中。纳差、眠差、二便调。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PE:外耳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查:暂缺。

诊断:中医诊断:耳聋耳鸣(脾肾两虚)

西医诊断:特发性耳鸣

02

岐黄针疗法选穴及操作经过
治疗:

1、选穴:听宫、下关(均右)

2、操作:针前先告知岐黄针疗法与传统针法的异同,具有操作时间短,起效迅速,疗效好的特点,要求患者全身放松,相信医生,配合医生治疗。

听宫穴:患者取左侧卧位,尽可能将口张到最大。穴位常规消毒后,选取0.5*45mm的岐黄针,以飞针法迅速将针刺入皮下,贴着下颌骨髁状突的内缘轻轻、缓慢进针,采用输刺法,针至40mm左右或抵骨时,沿着身体纵轴方向,轻轻摆动针柄,行约30°左右的合谷刺。患者感到整个耳朵有明显酸胀感后出针,按压针孔片刻。针毕可闭口放松口腔。

下关穴:患者取左侧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选取0.5*45mm的岐黄针,以飞针法迅速将针刺入皮下,垂直进针35-40mm,行输刺和身体纵轴方向约30°左右的合谷刺,患者感局部麻胀感明显后出针,按压针孔片刻。

03

疗效反馈

经治疗后,患者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神奇的疗效。耳朵闷胀和耳鸣基本消失,感觉突然通了一样,耳朵像突然能进风的感觉。

扎针后,患者说耳朵的闷胀一下子就通了

↓↓

04

治疗体会

对于耳鸣,很多人都试过有时候效果好,有时候效果差,有时候会反复,每次的治疗方法都差不多,但心里没有太多的把握。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心得:

(1)患者就诊时,一定要做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是要用电筒看看外耳道,以及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尤其要重视与听神经相邻的颅神经的检查。很多病人在耳鸣的同时,伴随耳闷胀和听力下降,甚至还有些有眩晕和复视的症状。我们要先观察外耳道,是否有明显的堵塞。因为,有些病人,耳聋、耳鸣很长时间,又没有到专科检查,一直吃药或接受外治法,其实只是耵聍太多堵住了。只要将耵聍取出,症状马上得到缓解,这比什么治疗方法都快。有些病人,外耳道有流脓、流血,要让患者到专科先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后,我们再视诊断决定是否可行岐黄针治疗。听神经为第Ⅷ对颅神经,如果查体时发现患者伴有面瘫(第Ⅶ对颅神经)、眼睛外展受限(第Ⅵ对颅神经)或球麻痹(后组颅神经)的症状,要高度警惕颅内的病变,要建议患者行头颅的影像学和其他必要的检查(如腰穿),这可能不是简单用岐黄针能治好的病。还有,下颌部位有没有肿胀、疼痛,颈项部或耳周有没有手术疤痕,放疗后的皮肤损伤也是要注意的。

(2)仔细问病史。有没有头部外伤史,耳部、咽部、头项部的手术史,肿瘤史,放疗史,伴随症状,耳鸣的特点,加重的诱因。这些都对诊断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例如:由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耳鸣,很多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好,即时用岐黄针也无法收到像上面这个病例这样好的效果。岐黄针疗法对特发性耳鸣效果好,但对继发性耳鸣,如听神经瘤、胆脂瘤、桥小脑角肿瘤等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手术,岐黄针疗法可作为很好的补充,辅助治疗。

(3)岐黄针疗法的针具和手法,和传统的针刺有一定的不同。在患者接受岐黄针疗法治疗之前,特别是那些以前已经接受过普通针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必须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对岐黄针有一定的了解,减少惧怕的心理,并配合医生治疗(毕竟岐黄针看起来,要比普通针灸针粗很多,有些患者会害怕)。操作时,特别是耳前的三个穴位:听宫、听会、耳门,一定要让患者在针刺是全程张大口,配合得越好,行针越顺,效果也就越好。

(4)特发性耳鸣患者,多一次治疗有效,一般需再巩固治疗1-2次。可还可以取风池、耳和髎、天牖、百会,每次两穴,交替治疗。如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亦可加用厥阴俞治疗。

(5)最后,如在治疗过程中,感觉自己辨经、选穴、刺法都很合理,但临床效果欠佳,或持续加重者,一定要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避免漏诊而延误病情。耳鸣是很多疾病的一个症状,不是每一种有耳鸣的疾病,都能够用岐黄针治好。

术法无定数,临证需精研。与各位同道共勉。

岐黄针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分享

原创 陈雨婷 QH岐黄网 2020-12-18

前言: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指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而导致的听力减退或丧失,常见于老年患者。

01

病因病机.

目前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较为复杂,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一般认为与脑炎、高热、噪音损伤、自身免疫机制、药物中毒、遗传因素有关。中医学归属于“耳聋”、“耳鸣”等疾病范畴,认为此病多是渐进性发展或暴聋转变而来,患者素体肾虚为本,而风、火、痰、瘀为标,内蓄于脏腑,累及经络,循经上扰耳络,清阳被蒙,血脉痹阻,耳窍闭塞,或虚实夹杂、耳窍失于荣养,发为本病。

02

常规治疗.

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目前方法有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佩戴助听设备、人工耳蜗植入辅助等。中医目前针灸、中药及针药结合等治疗,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腹针、穴位注射、艾灸等,可改善耳内微循环、产生新兴奋灶、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变耳内缺血,缓解耳鸣等症状。

03

岐黄针治疗.

治法:疏调经络、调畅气血

主穴:第一次:听宫、风池;第二次:天牖、百会

方义:基于腧穴近治作用,岐黄针疗法以局部取穴为主,上述选穴,可疏通耳部经气,调畅耳部气血运行,共奏聪耳通窍之功。耳为宗脉之所聚,其中手足少阳经循行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太阳经“其支者……却入耳中”。

听宫穴,是治疗耳聋耳鸣的要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且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其经气直入耳中,且从解剖学角度而言,听宫穴浅层布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及耳大神经的分支。

风池穴,归属足少阳胆经,胆经循行耳,且有支脉从耳后贯耳中,出耳前,与听宫相伍可连通耳窍,疏通局部经气,开窍启聪。均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效,二则取经穴之近治作用。

天牖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疏通三焦经经气,三焦为气血运行通道,经脉通,气血运行顺畅,则耳部局部气血调和,可开窍启聪。《灵枢·寒热病》中提到,“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百会穴,归属督脉,其在人体巅顶,为诸阳之会,可补益元气、振奋元阳,具有益气健脑,醒神安神,开窍功效,即取“治病先治神”;同时百会穴,为百脉交会,百病所主。

04

病案分享.

患者男,张某某,63岁,2020年6月8日初诊。双侧听力下降伴左侧耳鸣1月余。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耳鸣,眩晕,曾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经治疗症状缓解。后症状较前加重,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眩晕加重,遂住院系统治疗,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予营养神经(甲钴胺)、疏通微循环等药物对症治疗,经治疗,自觉耳鸣、眩晕较前改善,听力较前提高。出院后,患者自觉耳鸣耳闷等症状保持不变,无进一步改善,遂至我院针灸门诊要求针刺治疗以缓解耳鸣及耳闷等不适症状。

现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左侧耳鸣、耳闷,虚烦失眠,无头痛、恶心、呕吐,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查体:双侧外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红肿。辅助检查:纯音测听: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PTA:左63db,右47db。

西医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

中医诊断:耳鸣,证属肾精亏损证

治法:疏调经络、调畅气血

取穴:第一次:听宫(左侧)、风池(左侧);第二次:天牖(左侧)、百会

↓具体操作↓

听宫:患者取右侧卧位,尽可能张口到最大,穴位常规消毒,采用规格0.5mm×55mmQH Needle,飞针法快速直刺入皮下,贴着下颌骨髁状突的下缘缓慢进针,行输刺法,局部酸胀感得气感后,然后轻轻摆动针尾沿身体纵轴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按压针口片刻。

风池: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规格0.5mm×55mmQH Needle,飞针法快速直刺入皮下,针尖向对侧鼻尖方向,进针约0.8寸,局部酸胀感得气感后行合谷刺,然后轻轻摇动针柄出针,按压针口片刻。

天牖: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规格0.5mm×55mmQH Needle,飞针法快速直刺入皮下,行输刺法抵到横突,局部酸胀感得气感后,向乳突和翳风方向做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按压针口片刻。

百会: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采用规格0.5mm×55mmQH Needle,飞针法快速直刺入皮下,直刺约1~1.2寸,局部酸胀感得气感后,向左右两边做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按压针口片刻。

疗效:第一次岐黄针后,耳鸣及耳闷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第三次岐黄针后,疗效显著,好转7~8成。患者因返乡,1月后回广复诊,续观后续疗效。

05

思考.

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睡眠及情绪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方案中,常规西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许多患者常常因疗效不佳且同时经济负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放弃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中度患者,更多是采用助听设备、人工耳蜗植入辅助提高患者听觉能力,提高日常沟通交流能力,但其适应症局限,费用高昂,给经济普通患者带啦经济压力。因此寻找一种疗效明确,经济简便,适应症广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我们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 针灸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见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表明,针刺能通过神经途径调节内耳和脑干微循环,改善内耳神经功能,促进内耳毛细胞损伤的恢复。岐黄针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鸣等症状,具有取穴少(2~3个穴位)、疗程短(3次),疗效显著,经济简便,无副作用,重复性强,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陈振虎岐黄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分享

原创 陈振虎 QH岐黄网 2021-02-09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颈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以神经根刺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的颈痛,向肩、臂及手指放射,可伴有相应的上肢及手指麻木、无力,颈部活动可诱发或者加重疼痛,也可伴椎旁肌肉痉挛和椎旁按压痛等,劳累、久坐和姿势不当时也可加重,常出现头痛的症状。主要见于颈 5、颈 6 及颈 7 神经根受累,以单侧多见,但亦可为双侧。

本病属于中医颈肩痛和痹证范畴,多与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筋肉劳损有差;或感觉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针灸治疗该病有显著疗效,常以颈部夹脊穴及循经取穴为主。岐黄针治疗该病具有取穴少,疗程短,效果显著,往往2-3次即可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临床中后接诊过许多,但多以麻痛为主,19年有一例从国外来诊的患者,伴有非常严重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强效的止痛药物无效,而岐黄针治疗简单的2-3个穴位,即将疼痛全部袪除,简单高效,现分享如下,供同行参考。
患者男性,62岁。因颈痛并向右上肢放射3个多月来诊。患者于三个多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颈项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并向右上肢后外侧放射,痛势剧烈,呈刺痛,持续性,最长可持续16小时,颈部后仰和劳累会明显诱发加重。
曾在美国当地医院诊治,考虑为颈椎病,予止痛药物,如吗啡、大麻等强效镇痛药都不能有效缓解。于3月初来我院求治,即予针灸治疗两次,效果不明显。后转推拿科求治,查颈椎X线检查示:颈椎退行性变,C5/6椎间盘变性,突出可能,C5/6右侧椎间孔狭窄,建议MR检查。建议脊柱骨科寻求手术治疗,后于外院查PET-CT,结果提示颈椎病。患者不同意手术,经同事介绍来岐黄针治疗。以下图片是颈椎X线检查结果:
3月12日初诊,患者当时颈肩部疼痛,牵及右上肢,头部后仰及转动时加重,颈背部以刺痛为主,右上肢后外侧以酸痛为主,问诊过程中,患者因疼痛剧烈,用左手紧紧捏住上臂外侧,整个人强迫蹲坐地下以缓解疼痛。查体:叩顶和颈臂牵拉均阳性,头部后仰和颈部转动时易诱发加重,上肢功能活动未见受限。舌红苔白,脉弦细。

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

取穴:天宗  臂臑  手三里均右

操作:患者左侧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取1.5寸岐黄针,飞针手法快刺进针,先输刺直入深纳之至骨,后沿经手太阳经和手阳明经循行分别做合谷刺,进针深度约1-1.2寸,然后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患者出针后即自觉颈背及右上肢疼痛症状全部消失,自已不敢相信,又担心会复发,在诊室一直坐了近2个小时才高兴离开。下面视频是患者第一次就诊后的情况。

治疗后,病人说一点也不痛了,比吃止痛药效果还好
3月14日二诊,患者诉针灸治疗后疼痛一直没有出现,但昨日去骨科复诊,医生体查结束后自觉右侧颈项部少许疼痛,伴有右侧肩后部酸痛,但疼痛程度明显较前减轻。
取穴:C6  肩髎  四渎均右
操作刺法同第一次治疗,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同时嘱患者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避免大范围活动颈部,颈部保暧。
3月19日三诊,患者诉经第二次治疗后,仅右上臂外侧有少许酸胀感,余无明显不适。继予治疗一次。
取穴:C4  臂臑  手三里均右
操作同前。三次针刺治疗结束,均局部加拔岐黄罐。
治疗结束后患者已无不适症状,拟于近日返回国外。
治疗体会
1. 关于辨经选穴 
患者的疼痛以颈、肩背部及上肢后外侧为主,按照经筋循行当归属于阳明(外侧)和太阳(后侧),故依据经筋循行同时结合穴位主治作用的共同点—近治作用,选择该经在局部的腧穴,以输通局部经络气血,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以达到气血通而病痛止的效果。经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 关于刺法
该患者疼痛较久,五体中肉、骨均有累及,故在针刺时以合谷刺结合输刺,以肉痹和骨痹同治,则疗效更佳。
3. 关于针后的调养
俗语说“三分治,七分养”,针刺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局部气血,使经络通,气血行而病痛止。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或消除患者的不适症状,但针刺并不能消除颈椎的退变,不能将变直的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曲度,也不能将增生的骨质去除。这些疼痛等不适症状改善或消除的同时,应鼓励患者进行适法的颈部功能锻炼,如适度的头部后仰,适度的颈部屈伸旋转锻炼,避免长时间、大范围和剧烈活动颈部等等,都非常重要,是维持和延续疗效的重要保证。
4. 关于岐黄罐的作用
拔罐疗法做为一种针灸的辅助外治疗法源远流长,可袪风除寒,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及消肿止痛,本身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同时由于针刺后部分患者自觉局部穴位有一定的酸胀感,加拔岐黄罐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针后效应,起到协同效应,所谓“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赵瑞斌:岐黄针疗法治疗失眠病例分享

原创 赵瑞斌 QH岐黄网 2021-05-20

前言:“不寐”一词最早见于《难经》,在《黄帝内经》中名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 [1],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 [2]。此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宜、劳逸过度、体质虚弱等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发病。

01

患者情况及治疗过程

患者呈某,男,37岁,因“睡眠障碍1年余”为主诉就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需凌晨2-3点才能入睡,睡眠时间短,1-2小时后即醒来,白天易感劳累,无精打采,面色不佳。询问病史,患者发病前有长期熬夜加班,加班后常吃夜宵,喜爱油腻食品,又因与人争吵后出现不能入睡,近1年来患尝试安眠药、草药调理,睡眠均改善不明显。现症见:睡眠差,精神疲惫,焦虑,烦躁易怒,形体偏胖,纳少,小便黄,大便可,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不寐病(痰火扰心)

西医诊断:失眠

辨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

辩证选穴:

  • 初诊:风池双     厥阴俞双

  • 二诊:厥阴俞双    肝俞双

  • 三诊:厥阴俞双    脾俞双

刺法:输刺合谷刺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5mmX40mm岐黄针,押手固定风池穴,刺手快速进针,进针约1.2-1.5寸,酸胀感明显时,沿纵轴方向30°行合谷刺,快速出针,干棉球按压30秒,厥阴俞垂直进针深度约1-1.2寸,得气后行合谷刺,肝俞、脾俞进针与厥阴俞类似。(该患者体型偏胖,实际进针深度应根据患者体型相应调整,以安全为主)

岐黄针在操作过程中强调“轻”“快”,“轻”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刺激量小,其二是取穴少,“快”是指进针快,操作时间短,疗程短。

02

岐黄针三步法

不寐病因病机较多,总属阴阳失衡,《内经》:“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内经》亦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医学心悟》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 [4]《类证治裁》有记载:“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 [5]。如《素问·调经论》言:“血气不和,百病乃生。气血和则神安而寐;若气血逆乱,脉络痹阻,则心神荣养之道不畅,阴血乏源,不寐之势成矣 [3]《普济本事方》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理体也”。本病例患者形体偏胖,好食油腻食品,易痰湿内蕴,再加长期熬夜,阳不入阴,气郁而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故不得寐,同时伴有烦躁易怒,肝气郁结表现。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和形于气,使神内藏”。风池穴为少阳经、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 足少阳经别贯心,阳维脉维系诸阳经, 故有宁心安神之效。本病主穴为厥阴俞,心为神之居、血之主,在五行属火、主宰生命活动,心主血脉和神志。厥阴俞位于肺俞与心俞之间,内应心包,为心包之气血输注之处,心包为手厥阴经。厥阴俞的临床应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近治规律,可调整心脏气血功能,从而达到神有所归,正如《血证论》指出:“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本病虽辨证为痰火扰心,患者亦有肝气郁结表现(烦躁易怒),所以二诊取肝俞以疏肝理气,三诊取脾俞以健脾化痰,使气机通畅。

疗效观察:共治疗三次,每周治疗一次,一诊后患者诉治疗当天晚上睡眠时间由1-2小时增加至4个小时,白天精神明显改善,二诊后睡眠时间提前,夜间可睡5-6小时,三诊后患者诉睡眠时间可达7个小时,无焦虑烦躁不安,白天可正常工作。

03

调养防护

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尽量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调整情绪,减少思虑,多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如慢走,保持心情舒畅,健康的生活作息,食疗上可吃一些健脾化痰,清心疏肝之品,如红豆、薏苡仁、菊花茶、茯苓等。

贺君:浅淡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腰痛反复发作)

原创 贺君 QH岐黄网 2021-05-27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

岐黄针是利用現代材料和工艺水平,整合多种针具的优点形成的,运用《内经》“五剌法”里面的“输刺”和“合谷刺”做为临床操作技法,取穴极其精简,每次治疗仅取2-3穴,无须留针,得气即止,真正体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治疗效果,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在临床时可见到一类腰痛患者,腰痛,腰痛特点并无特异性,表现为腰部及骶部双侧性疼痛,疼痛有时较剧烈,经制动后可缓解,针灸或休息后好转,但反复发作。有些患者推拿或体育锻炼后反而加重。临床医生由于体查未查到阳性体征,忽略X线摄片检查,或者仅查腰部正侧位片,并无阳性发现,往往诊断为腰肌劳损,但患者再次或者反复的腰痛发作,会让临床医生陷入治疗的瓶颈。

概 述

如患者腰痛反复发作,且部位较局限,疼痛表现为动力性痛时,应注意排查腰椎不稳可能。

腰椎不稳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但有时难以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相鉴别。 其疼痛特点为动力性痛,平卧后可缓解或消失。疼痛通常表现为双侧性、急性发作、疼痛剧烈,经制动可缓解,患者容易在体位变动或者劳作后复发,在腰椎屈伸是可出现交锁现象。

腰椎不稳症的临床阳性体征较少。站立时可出现骶棘肌紧张而成条索状,俯卧时减轻或消失;腰椎屈伸时突然受限;体位改变时可诱发腰痛。腰椎的动力位X线片对腰椎不稳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相邻椎体间的相对移位异常增加,是腰椎不稳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腰椎不稳的实质所在。临床上对于怀疑有腰椎不稳症的患者,医生总希望藉X线检查来发现腰椎不稳的可靠证据。但一般腰椎X线平片是在患者不做伸屈活动时的直立位拍摄的。由于骶棘肌的紧张及运动节段的静止,退变节段椎体间后缘相互位置的变化很难表现出来,此时需采用腰椎完全屈曲和伸展时的动力学观察。动力性X线摄影有助于腰椎不稳的诊断。

腰椎不稳的原因

当髓核与纤维环含水量下降后,其体积迅速缩小,椎体间隙变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尤其是椎间盘变薄,前后纵韧带可发生松弛,与之相关的随意肌也发生退变。当躯干前屈或后伸时,由于无力制约椎体的正常弧形运动而松动,使椎体过度前移或后移而呈现影像学的阶梯状改变。这种活动和改变会触发疼痛感受器,从而引起患者腰酸腰痛。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女性肥胖者也常见,好发部位以腰4棘突最多,其次是腰5棘突和骶1。

岐黄针疗法诊疗思路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笔者发现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体现在:

(1)取穴少,用穴精简;

(2)治疗时间短,患者接受程度高;

(3)治疗效果好,往往一次显效,两到三次临床症状消失。究其原因,腰椎不稳主要是前后纵韧带松弛,随意肌失代偿后出现的问题,符合肌痹的范畴。歧黄针疗法采用合谷刺法,《灵枢·官针》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采用合谷刺法治疗该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病例分享

莫某,28岁,东莞人,半年前搬重物后自觉腰部疼痛,弯腰受限,外用跌打药膏及休息后疼痛缓解,但仍自觉腰部肌肉不适感,曾于东莞当地医院行理疗及针灸治疗十余次,治疗后自觉缓解,但仍反复发作,不能久坐,久站,开车后腰部僵硬感加重。遂前来门诊求治。查体见患者第四腰椎棘突下有压痛点,双侧直腿抬高试验(-)。予行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示:腰骶角增大,L5椎弓峡部裂并I度滑脱。舌暗,苔薄白,脉弦。寐差,二便正常。

西医诊断:腰椎不稳

中医诊断:痹症 气滞血瘀证

治则:舒筋通络止痛

取穴:

  • 第一次:腰阳关穴

  • 第二次:双侧气海俞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部,左手押手循经探穴,定穴位所在部位(寻找经筋缝隙之间为佳),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5mm*55mm岐黄针,右手持针垂直皮肤飞针快速进入皮下,针刺深度约0.8-1.2寸直达骨面,患者可出现酸胀感,然后轻轻摆动针柄并将针退至皮下,沿纵轴方向呈30度角行合谷刺。最后迅速出针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即可,以避免出血。随后施以岐黄罐,嘱其带罐活动10分钟。

治疗效果:

  • 第一次治疗后当时患者感觉疼痛明显缓解约8成。

  • 第二次治疗后疼痛已完全消失。

治疗后调护:

腰椎不稳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笔者认为,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不稳的重要手段。首先,患者应注重腰背肌练功,运动应持之以恒;其次,患者应通过佩戴腰围制动,限制腰部异常活动;第三,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而太瘦的患者则应恢复标准体重,否则无法维持脊柱平衡,稳定腰椎。

思考:

临床上此类患者并不少见,但由于疼痛症状无特异性及缺乏阳性体征,常规腰椎X光片往往并无异常发现,临床医生归纳于腰肌劳损,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后才引起重视。陈振虎教授在传授岐黄针疗法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此类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配戴腰围,并注重腰背肌锻炼为首要之务。二、岐黄针疗法的优势在于,由于取穴少,治疗次数少,同时,患者在治疗时维持体位时间短,采用岐黄针配合合谷刺法,对随意肌及前后韧带的调整具有深入、轻快的特点,故能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

(0)

相关推荐

  • 岐黄针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分享

    前言: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指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而导致的听力减退或丧失,常见于老年患者. 01 病因病机. ...

  • 国外来诊!陈振虎岐黄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分享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颈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以神经根刺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的颈痛,向肩.臂及手指放射,可伴有相应的上肢及手指 ...

  • 岐黄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例分享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中医称为肘劳,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是肱骨外上髁处附着的前臂伸腕肌总腱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病因多为长期前臂旋转等用力不当而引起肱骨 ...

  • 贺君:浅淡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腰痛反复发作)

    #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quo ...

  • 朱海玲:岐黄针疗法治疗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指提上睑肌及Mü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导致上睑不能提起而呈下垂状态的眼病.轻者不遮盖瞳孔,只影响外观,重者则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妨碍视功能.本病可单眼发病,亦可为双眼,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起 ...

  • 内经五刺法在岐黄针疗法中的应用(附病案分析)

    前言:<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法(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是按照五脏(肺.心.肝.脾.肾)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 ...

  • 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教科书<经络腧穴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经络的起止.循行.穴位的定位以及穴位的主治作用,这其中,最为我们反复念叨的当属经络的特殊循行规律--首尾相接.如环无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 ...

  • 王澍欣:岐黄针治疗耳鸣病案分享

    作者简介 PROFILE 王澍欣 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康复二区区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从事中医针灸临 ...

  • 岐黄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思路探讨

    [定义与诊断]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被称为Willis-Ekbom病(Willis-Ekbom disease,WE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运动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