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思路探讨

【定义与诊断】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被称为Willis-Ekbom病(Willis-Ekbom disease,WE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运动感觉性疾病,表现为在平躺或坐着的时候,难以抑制而想去活动双腿的疾病。该病仅在夜间出现或在夜间明显加重,对患者的睡眠造成影响,并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据有关文献报导,我国的原发性RLS患病率为0.7%。不宁腿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临床病史,2014年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制定不宁腿综合征诊断标准,同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公布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二者关于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须同时符合以下 3 项标准:(1)有想活动腿的强烈欲望,常伴腿部不适感或腿部不适感所致,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症状在休息或不活动时出现或加重,如卧位或坐位。②活动后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如行走或伸展腿部。③症状仅出现在傍晚或夜间,或者即使出现在白天,症状较夜间轻微。(2)上述症状排除药物或行为习惯所致,如腿部痉挛、姿势不恰当、肌肉疼痛、静脉曲张、腿部水肿、关节炎或习惯性腿部抖动等。(3)上述症状导致忧虑、抑郁、睡眠障碍,以及生理、心理、社会交往、职业、受教育、行为及其他重要领域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观点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表达下调。

(2)中枢神经系统铁缺乏。

(3)大脑皮质运动感觉整合网络功能失调。

(4)中枢神经系统下行抑制通路功能失调致脊髓神经元过度兴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相关研究提示感觉运动区和边缘系统脑活动改变可能参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的研究推测不宁腿综合征抑郁症状可能与前扣带回皮质灰质密度异常有关。

【现代医学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将不宁腿综合征分为间歇性症状、持续性症状,病情加重和(或)恶化。目前主要应用多巴胺能药、α-2-δ钙通道配体、苯二氮卓类药和阿片类药。近年来,经颅磁刺激逐渐兴起,并应用于本病的治疗。

【岐黄针治疗思路】

中医本病隶属于“痹证”“腿风”“痉证”等范畴,属于经筋病。《灵枢·百病始生》篇曰:“厥气生足悗……血脉凝涩”,《素问·五脏生成篇》曰:“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足者为厥,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灵枢·海论》篇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曰:“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肝为藏血之脏,若肝经阴血亏虚,卧时血归于肝,或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则四肢肌肉经络失养,造成肢体不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使肌肉软弱无力,脾土运化水液之职失司易酿生水湿、痰饮;肾主骨生髓,若肾精不足则骨髓空虚,四肢失于濡养则酸软无力而痹证的治疗,外因是不可轻视的要素,“风为百病之长”,风、寒、湿之邪外袭三阳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足太阳为三阳之表,首当其冲,正如张景岳所说:“周身筋脉唯足太阳为多为巨。其下者结于踵,结于腨,结于胭,结于臀;其上者,挟腰脊,络肩项,上头为目下网,下结于腨,故凡为挛、为弛、为反张戴眼之类,皆足太阳之水亏,而主筋所生病者。”同时,少阳为枢,转枢阴阳,又为厥阴之表,主“骨”所生病,杨上善认为:“足少阳脉主骨,络于诸节,故病诸节痛也”。综上,岐黄针治疗本病,以病变局部为主,重在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兼顾足阳明,而足厥阴经筋又为筋之本,故以之统率三阴,具体用穴则又当循经细细体查,寻找阳性反应点附近之关键筋结点,不可一概而论。

【病例分享】

笔者近期以岐黄针诊治一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享同道,做抛砖引玉之用。

患者姚某,中年女性,10余年前行左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术后恢复良好,但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酸痛,坐卧不宁,以致夜间不得入眠,需起床反复走动方得稍舒,后此法亦失效,导致睡眠障碍,白日则缓解,但亦感步行乏力。因其现有之住房无电梯,无奈之下,只得低价售出,改买电梯房。2019年4月3日,经人介绍,至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查见:双下肢无明显水肿、静脉曲张,腰部、臀区、髋关节周围、大腿后侧、前外侧、膝关节内侧、小腿后侧、前外侧压之酸痛,左侧为甚,关节活动良好,余查体(-)。

诊断:不宁腿综合征(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经筋病)。

取穴:(1)气海俞、居髎、飞  扬(均左侧)

(2)秩  边、曲泉、伏  兔(均左侧)

(3)殷  门、委中、阳陵泉(均左侧)

每周三次治疗,三组穴位依次使用,六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周,针后配合岐黄罐治疗。

患者于2019.4.3——2019.4.17期间,行六次岐黄针治疗后,左下肢诸症明显缓解,右侧下肢虽未治疗,但亦随之而愈,夜间可安卧,偶有几日轻度发作,但不影响睡眠,白日行步有力。2019.5.8始继续第二疗程巩固治疗,目前已进行三次,期间未见发作,继续巩固治疗,嘱第二疗程治疗结束后,停止针灸,以观后效。

(0)

相关推荐

  • 特效针法(颈八针)治疗颈性眩晕

    眩晕通常都被归类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或良性阵发性的位置性眩晕,其基本原因都认为与内耳迷路受到刺激和前庭疾病有关,但1950年Bartschi Rocharx根据眩晕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提出颈性眩晕,并将颈部紊 ...

  • 腿部感知上出现了异常可能是这种疾病

    不安腿综合征,也就是腿部感知上出现了异常,可能会发生在睡眠时,腿部的肌肉出现阵发性的痉挛,有些患者在腿不自主颤抖的同时,还会有明显的酸麻胀痛感.这些症状往往都可以通过腿部的活动和锻炼进行缓解,但很容易 ...

  • 你肯定不知道,这些原因还能引起坐骨神经痛!

    通常情况下很难准确判断是什么导致了腿部的疼痛. 因为当腿部发生疼痛时,不同原因的症状看起来非常相似. 是坐骨神经痛还是梨状肌综合征 首先,先来谈谈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或病理学,坐 ...

  • 不宁腿综合征诊治难?2021版指南重点为您归纳好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以大量循证依据为基础的指南给出了怎样的建议,一起来学习了解吧! 不宁腿综合征(RLS)又称Willis-Ekbom病(WE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运动感觉性疾病.特征临床 ...

  • 王澍欣:岐黄针治疗耳鸣病案分享

    作者简介 PROFILE 王澍欣 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康复二区区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从事中医针灸临 ...

  • 贺君:浅淡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腰痛反复发作)

    #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quo ...

  • 岐黄针疗法治疗病例分享

    岐黄针发明人陈振虎谈经与穴的关系 原创 陈振虎 QH岐黄网 2020-11-20 经常有人发信息问,患者有什么病,该取哪些穴位治疗?也有很多医案文集,分享和记录了很多医家治疗诊治疾病的腧穴处方,其中有 ...

  • 国外来诊!陈振虎岐黄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分享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颈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以神经根刺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剧烈的颈痛,向肩.臂及手指放射,可伴有相应的上肢及手指 ...

  • 朱海玲:岐黄针疗法治疗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指提上睑肌及Mü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导致上睑不能提起而呈下垂状态的眼病.轻者不遮盖瞳孔,只影响外观,重者则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妨碍视功能.本病可单眼发病,亦可为双眼,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起 ...

  • 岐黄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例分享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中医称为肘劳,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是肱骨外上髁处附着的前臂伸腕肌总腱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病因多为长期前臂旋转等用力不当而引起肱骨 ...

  • 岐黄针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分享

    前言: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指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而导致的听力减退或丧失,常见于老年患者. 01 病因病机. ...

  • 梅山九转药火针治疗颈肩腰腿疼

    太医梅山九转火龙针的神奇之处是药包,药包里是"九转活血汤",此九味草药乃梅山特有草药,非常珍贵难得.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舒筋活血,协调表里之功效. 1,顽固性头痛 2 ...

  • 刘涛--驱寒六针 治疗老寒腿 膝关节疼痛

    刘涛--驱寒六针 治疗老寒腿 膝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