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钧窑背后的故事 -沙家櫪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曹昭所撰《格古要论》在卷下“古窑器论”条先后记载了宋元时期15座古窑,并未提及钧窑。
汝州、东沟之旅 -沙家櫪
原创作品
钧盘收进廿余年,把弄摩挲似锦棉,
万水漂流寻故里,千山踏遍冶甘泉。
东沟独特支钉法,临汝青瓷异样天。
探匿根源窑址地,寒冬酷暑老翁妍。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曹昭所撰《格古要论》在卷下“古窑器论”条先后记载了宋元时期15座古窑,并未提及钧窑。王佐又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三年(1459)对其进行了校增,纪录窑的数量达到16处,几乎囊括了宋、元以来的所有重要窑口,但仍唯独未记述钧窑。
若按今天的认识,我们现在所说的'钧窑’应该大体起于北宋,北宋晚期开始流行,金代初期最为鼎盛,影响深远,各地皆有“仿烧”钧窑的产品,不光是河南本地区就有十几处烧造钧窑的窑口,还影响整个华北地区,烧造钧窑的窑口不下几十个,形成一个“钧窑体系”!一直延续到元代都很流行,明清由于景德镇的崛起,占领了瓷器市场的百分之九十,钧窑虽然还有生产,但是质、量都远不如之前,明代初期应该还有“官造钧器”,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二十多年前在欧洲收得钧窑折沿盘一只,虽然知道是钧窑,但是要说出个子丑寅卯还有很大距离,经常把玩体悟,如玉堆脂,细腻如棉,正所谓“钧盘收进廿余年,把弄摩挲似锦棉。”
图1:金代东沟窑钧釉折沿盘


洛阳、汝州一带窑口众多,有幸在当地内行的带领下,走访了若干个窑口,从洛阳一路北上探索钧窑的奥秘,感受一下新安县北冶镇甘泉村匣钵、瓦罐砌成独具特色的村庄,北临黄河,南面畛水,因瓷土资源丰富,并地处豫晋古商道,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从欧洲回到中原这座独具特色的匣钵瓦罐堆砌起来的古老村落,历史的沧桑在对人们诉说着它那与众不同的经历,“万水漂流寻故里,千山踏遍冶甘泉。”尽管在这里没有寻到那件漂流过海的钧窑折沿盘的根,却感受到了古村落的沧桑。
图2-6:河南新安县北冶镇甘泉村古窑连成片,形成独具特色的古窑村





南下进入汝州地段,窑口众多,如唐沟瓷窑、寺沟瓷窑、河塘瓷窑、戴湾瓷窑、孔窑瓷窑、东沟瓷窑、焦村瓷窑、河东、河西瓷窑、武家窑、上瓦石桥沟瓷窑、窑洞瓷窑、下郝沟瓷窑、棉花窑瓷窑、罗圈瓷窑、沿河店瓷窑、黄窑瓷窑、桃木沟瓷窑、大泉瓷窑、杨窑瓷窑、班庄瓷窑、陈沟瓷窑、张公巷窑、兰沟瓷窑、扎花沟窑、龙王瓷窑、杨沟瓷窑、罗圈南瓷窑、陈家庄瓷窑、缸窑瓷窑、苇子圆瓷窑、清凉寺瓷窑、大碗沟瓷窑、大堰沟瓷窑、宋庵瓷窑、罗圈寺瓷窑等等二十多个窑口都生产青瓷,有些遗址正在被破坏,为了挖掘据说是含铝的土,这片窑址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在牌子前抢拍留了影,滩子沟窑从此消失。
图7-8:滩子沟窑遗址所在地

东沟窑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东沟汝窑”,当时政府有立重点文物保护的牌子,有两处,一处可能是在政府还没有批下来时先立的,另一处应该是政府正式的牌子,这里看管的非常严格,但是还是有人盗挖,地面上很难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残片了,忽然就在牌子不远处发现一处刚刚被盗挖过的痕迹,好奇心驱使,就想探个究竟,竟然在挖出的土堆中拾到一片最具典型的严格地讲应该是金代初期东沟窑的折沿盘残片,色、釉一流,据当地行家介绍这种支钉是最典型的'东沟窑’作品,其它的窑口没见过这样的支钉,这就是“东沟独特支钉法”,与汝州其它窑口的支钉不同。
图9-10:东沟汝窑遗址


图11:金代东沟窑残片、支钉


图12:金代东沟窑钧釉瓶支钉


万历年间张应文所撰《清秘藏》,其卷上,记窑器条曰:“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及高濂所著《遵生八笺》,其中“燕闲清赏笺”论及窑器,分为四节,在第三节最后才介绍钧(均)窑:“若均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谓莺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这两段描写刚刚好把这件金代东沟窑钧釉折沿盘的颜色描写得完全吻合,这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能三种颜色集于一身的作品确实不多见,可以说是很罕见的,况且颜色纯正,在微微泛蓝的底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古人对颜色的描写还是很准确的哟。
图13:金代东沟窑钧釉折沿盘局部


汝州瓷窑众多,大多是北宋末期、金元的产品,主要烧造青瓷、钧釉,也有其它釉产品为数不多,青瓷主要受到耀州窑青釉刻花、印花影响。钧釉是本地的特产,包括河南禹州神垕一带的钧窑,但是汝州还是以青瓷为主,临汝受到耀州窑的影响更多些,而汝州的钧釉虽然釉色、釉质与东沟窑相差不大,支钉的烧法却截然不同,这就是:“临汝青瓷异样天。”
图14:金代河东窑遗址出土


图15:金代大泉窑遗址出土


图16:金、元黄窑遗址出土


图17:金代东沟窑遗址出土


虽然探得这件金代东沟窑钧釉折沿盘的老家,却也同时对钧窑产品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尽管对钧窑还有很多的未知,起码有了个基本认识。河南地区的窑址太多太多,几次跑下来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要想深入了解还需更多的跋山涉水,严冬酷暑各有优劣的探寻机遇,虽然不像在大城市里的舒适、喧哗,田野的香气、探索的乐趣,犹如探险一般的诱惑而神秘,正是“探匿根源窑址地,寒冬酷暑老翁妍。”
下面有几件曾为欧洲、日本藏家的旧藏品欣赏。
图18:欧洲私人藏宋、金瓜棱腹钧窑水盂


图19:欧洲私人藏元代鱼形钧窑水滴


图20:艾斯肯尼吉旧藏金代钧窑折沿盘(应该是禹州作品)


图21:欧洲私人藏宋、金钧窑香炉


图22:临宇山人旧藏明初钧釉鼓钉盆


图23:临宇山人旧藏宋、金钧釉碗


图24:临宇山人旧藏金代钧釉碗


图25:临宇山人旧藏金代钧釉碗


朋友如果你喜欢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和大家分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