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汪永泉核心武学内容【门内传承发劲篇】连载一

(0)

相关推荐

  • 陈耀庭对太极桩的理解

    陈耀庭先生,浙江杭州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我国知名材料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五十年代初跟牛春明学习杨式大架:六十年代在北京跟随吴式太极拳名家刘晚苍,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推手:七八十年代跟汪永泉弟子 ...

  • 与刘金印先生对谈太极拳养生(下)

    刘金印 河北唐山人,1930年4月出生.曾聘為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副局级学术秘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自幼喜爱武术.1981-1987年跟随汪永泉学习杨式太极拳,曾参加 <杨式太极拳述真> ...

  • 重大发现篇汪永泉亲授核心《太极拳发劲篇》第二篇

    接上一篇 现把垂直线分成五段即是五点示图和说明见图. 0钟蒂一点在咽喉下名叫顶点 0上死点在顶点和灵活点之中名为上死点 0灵活点在垂直线正中间也就是对方腰围的中心名 晨活点 0下死点在灵活点下下垂点上 ...

  • 孙德明谈汪永泉太极心法核心--- 松、散、通、空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 ...

  • 杨澄甫高徒闫月川和汪永泉传杨式太极拳“中”的武学问题

    本篇"中"的学问由高占魁老师传授解读,"中"是一个人能守住平衡,在推手实践过程中能不能守住阵地的关键.如何领会"中"的用法?有哪些内涵?,我 ...

  • 汪永泉练太极拳的六项要求

    汪永泉先生七岁即跟随父亲汪崇禄习拳,14岁拜于杨澄甫门下学杨家太极拳,期间曾得到杨少侯指点.自1926年开始,24岁的汪永泉开门教拳.他总结了太极拳习练的七项要求,延续杨澄甫教学经验,对于学习杨式太极 ...

  • 【收藏】汪永泉讲推手精义:十九种劲与五个点的发法

    一.关于劲       老拳谱中讲的劲法很多,也比较繁琐.这里我着重对滚.错.折.磨.弹.冷.正.侧.定.断.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这十九种比较重要的劲法作些解说: (一)滚劲      ...

  • 杨式汪传(汪永泉)太极拳十九劲

    汪永泉先生是杨澄甫弟子,所传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自其传人魏树人的<杨式太极拳述真>等著作出版后,影响很大.老六路练法和杨式太极拳大架区别挺大,看汪先生的拳照是大架路子,但看魏树人的著作,动作 ...

  • 《我心目中的六位太极拳大师》系列4:汪永泉——桃李满天下的杰出教育家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编者:本文原题为<对太极拳发展影响最大的六位太极拳大师>(本公号刊出改为现题).原文分六节,分别为: 第一代宗师王宗岳--张三丰的再传弟子( ...

  • 名家讲坛:汪永泉讲授太极拳要义

    太极拳内功 神意气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的三要素.通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方法训练.积储而成内功.太极拳内功蕴藏在拳架之中,主导.催促着形体产生与内功变化相关的动静.开合的运动姿势.这是太极拳阴 ...

  • 杨式太极拳真传——访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汪永泉先生

    汪先生拳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师父刘武年先生与冯大彪.张春栋两位师伯拜访杨式太极拳传人汪永泉先生,将汪先生谈拳话语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撰写成文,发表于<武林>1984年第2期,后被<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