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松腰再说(松腰)

“这篇文章应该杨式汪永泉一脉的传人写的,这一脉的特点是劲道练得非常细腻。网上传得很热的石明先生就是这一脉的。”
松腰松到如同肚皮一样松软的程度,有这种功夫的前辈是有的,其人师承的是朱怀元先生一系的东西。说到朱先生,我也但闻其名而已,只知道他寿龄很高,想必是修为很好的了。朱先生有一路通臂太极创了出来,不知何许人将其继承了下来。朱先生师承的是汪永泉先生,其功夫突飞猛进的分水岭就是在他明白松腰诀窍的时候;而在这之前,他一个劲法打二年,八个劲法下来就是十六年,用功可算勤勉的了。有幸见识过汪先生功夫的人,觉得汪先生的功夫是神秘莫测的;据说汪先生坐在座位上,来人与其接手的话,不知怎地,人就腾空飞出去了。像汪先生这样的功夫,现在不多见了,搭手即跌的功夫,我倒是见过的。
老派一点的老师往往有一些脾气,像李经梧先生,李先生是我莱州的老乡,脾气就很大,可他的功夫确实好。老先生传松腰法的时候,是单独传授弟子的。后来,弟子无意之间将所学内容透露出去了,老先生当着弟子的面,将眼镜往桌子上一摔,火了。一段师生缘便就此结束了。这个松腰法,我也会的,样子像是批斗时,地富反坏右站在台上挨批时的那种姿势。当然,外形并不太紧要,而心法才是最主要的。
松腰好了,那个地方便能忽闪忽闪地动了。松腰看似简单,实际不然,全身有一处不通的话,你松腰也是松不到家的。腰部这个地方是人的命门,生命之门啊,也就是形体生命的根本了。松腰的本质是人体内外上下的气机彻底活跃起来了,和谐起来了;这样的话,松腰当然便与人体之健康、生命力之旺盛有着重大关联了。站在整体论角度上看,松腰也的确是不简单的,松腰关乎到生命体的健康层次啊;不然的话,腰这个地方为何叫命门呢?
彻底的松腰,是不容易的;然而,低层次的松腰还是有办法校验的:两手举过头顶,仿佛直插云霄似的,而后两手沿着天边划一道彩虹;脊背像刺猬一般卷曲着,节节放松下来,两手触地,再将两手按在大地上。注意

,校验的时候,两腿并拢,两腿绷直。如果你的全手掌能轻轻松松按在大地上了,你的腰算是松了一些了;如果不能的话,你赶快找你的太极拳老师去。你做不到上面的低层次松腰,腰部还是僵化的,你揉手时用的也多半是笨力气了。
老师可以给弟子如下法松腰:弟子如上法弯腰已毕,一身舒适了,而后,老师便以蕴含着外气的空心掌,自上而下,反复拍击弟子的脊背。拍击的时候,腰部可以用大一点的松沉劲拍打,腰部以上,就不能用大劲拍打,只能用小小的劲了。老师的意念可以深入身体里面去,仿佛深入进了宽阔的草原,深入进了深邃的湖泊。
松腰的诀窍在于松尾闾。尾闾真松了,尾闾便能微微转动了,就像鹿尾巴似的,或是像乌龟尾巴似的。松尾闾之难,比起松腰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开后胯的难度比开前胯的难度更大,因为松开骶骨是极为艰难的。前胯开了,打坐就可以双盘了;后胯开了,腰就差不多松开了。
腰松到家的标准是炼精化气能自动自如进行,到了这时候,练功者的身体便深入无漏之境了。松腰到了极值了,腰部能够像肚皮一样松软如意地动弹了。问题在于,我们自以为是的松腰还不能说是真松腰了,包括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也是如此的。真正松腰了,他的身心状态一定会非常好。反之,一个太极拳修炼家,不管他的功夫有多高,倘若他的身体过早出现了病态现象,人也过早地离世了的话,那这必定是与松腰不到家有关的了。
松腰是无止境的,那些功夫好的人,他的腰会比一般人松得好,可是,他滥用身体能量之后所造成的后果,也必然是其命门气机虚衰。假如说命门处有50个能量通道的话,真正松腰的人,命门处的50个能量通道全都打开了;这时,人体能量真相便自动呈现出来了。唯有如此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功夫大师。不练功的人,他需要5个能量通道就能维持全身气机平衡了。一般练功者,命门处有10个能量通道,就可以维持其身心平衡了。着重技击的太极功夫者,他命门处开了30个能量通道也未必能满足他贪得无厌、欲竭其精的耗功之需要啊。
我说的松腰法是隐居于怀柔乡下的前辈传出来的法子,另有几种松腰法需口传心授才行。当然,这个法子不是你说做就能做得出的。其实,你这时做不到也没有什么的,我说的只是一种检验法,你至少知道向那个目标迈进就行了。还有,这个法子就像站桩一样的,也不是让你一下子就蹲下去的,你大半个钟头能下去的话,也是很好的了。这个法子是非常珍贵的,得来不易;它也确实是太极门里面的东西,只是,少有人知道罢了。蹲的时候,胸的两扇门向后敞开;背气圆散,全身透空,深入忘我境界。
安光先生所说提肛、命门后撑诸多问题,其实就是松腰、松命门的问题。松腰了,那些外形上的东西,也就都该放下了。松腰是无止境的,松腰到了极值了,腰部能像肚皮一样松软地动弹了。怀元先生打拳十六年,不得其门而入,老师一说这个窍要,他就茅塞顿开了。
松腰与否可以检验一下:不穿鞋,两脚并拢,脚尖抵住门板,鼻尖贴平滑的门板下划,人体下蹲;两手不扶任何东西,脚尖也不上翘,你能蹲下来,再原样站起来就算松腰到位了。当然,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修炼松腰的功法。平时练松腰的时候,可以降低一点要求:两脚分开,不贴门板站;功夫深了,你再慢慢缩小那个距离就行了。
真诚拜佛了,其附带的好处便是松腰。松腰还有一些秘传的方法,老师能教你松腰之法了,这个老师就是行家了。松腰了,练精化气可以自动进行,不漏了;揉手也可以左右逢源了。一些大师过早去世,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松腰没到家;他的功夫越大,他的功夫越会伤害到他的健康了。松腰不好,上实下虚;气滞于上,命门亏虚。发劲越多,隐患越大。一些大师多发心脑血管疾患,以及由于命门亏虚所致疾患,像糖尿病一类的疾患,其病根多在此也。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放松的要害(三):躯干九处

    疗金句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 此处所说躯干,是指大椎及大椎以下至尾闾的躯体.如果说头脑是修道练武的司令部,那么躯干则是大本营.单形体放松而言,它包括大椎. ...

  • 松肩、松腰的练法与拳病

    肩关节是最容易用僵力.发硬的部位,初学者尤其易犯架肩.扛肩.抽肩.斜肩.压肩.夹肩等拳病.架肩,是指两肩上耸或肩胛骨上跷,有人亦称"寒肩".扛肩.抽肩,是指运动中肩胯不照,肩过界则 ...

  • 如何松腰、松胯

    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闾联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还翘着.要是翘着的,你得慢慢让它直 ...

  • 下肢不会松之前 腰是松不了的

    新人和别人推手,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上身想松,好把别人的来力卸掉,但一松上身,腿和腰就把来力扛住了,腰腿就都不自觉的紧了,此时此刻可是不敢再松了,再松,就骷糗地上了,那就不松,不松就又较上劲了. 松 ...

  • 髂腰肌徒手松解术在腰痛按摩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长沙颐而康按摩医院  侯毅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呈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因髂腰肌损伤引起腰痛的病例在临床中 ...

  • 松腰先松腹

    松腰先松腹 愿本文能给希望练出些功夫的同道一些帮助. 有关松腰,内功"欲松腰胯舍尾闾而何求".大多人都会从尾闾中正理解练起,这害苦了很多初修者."松腰先松腹"才 ...

  • 腹部肥胖,有很大的原因是腰不松

    上个周末,跟几位朋友在美丽的太湖边,封闭训练了两天太极拳. 说是太极拳训练,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做基本功训练,只是训练的内容安排得比较好,大家明显地感受到了身体变化,所以,倒也没有人抱怨训练枯燥.还纷 ...

  • 练太极拳,一定要松着腰练,腰怎么松?

    成年人松不了腰,说自己太极拳练得怎样怎样,我一般都笑笑. 但是怎样是松腰呢,其实我在<40岁之后,也能练出太极拳功夫>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只是一些人阅读能力差,还没耐心,所以,我只能再说一 ...

  • 【经典】“拧腰”实为“松腰” “提肛”必要“顶悬”——点破八卦掌身法关键(上)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各具特色,而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身形动作和训练方式上. 在太极八卦图上,形意拳走的是两个"鱼眼",讲究"斜插直入.刚中寓巧 ...

  • ok秘诀-大松大軟,腰脊带动四肢慢慢动,太极拳的全部秘诀。

    太极拳没有秘诀, 也没有任何特殊的功法. 以腰脊带动四肢慢慢动, 就是全部的秘诀. 大松大軟, 极柔软极坚刚, 静极生气, 就是全部的功法.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就是太极拳的全部内容. 没有秘诀就是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