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五脏之象,三焦之源
相关推荐
-
五行针灸之学员体会
绿墨浓浓 2018.07.09 原创: 张利琍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上海班 时光如梭,学习五行针灸已有五年,回顾过往,一路让自己坚持并坚守的,除了当初对她的一见钟情,更多的是因为她用她的" ...
-
五脏之象
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五脏之象 三焦之源 上句出于<素问·五脏生成>: 夫脉之 小大. 滑涩. 浮沉 可以指别: 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五脏相音,可以意识 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能合脉色,可 ...
-
尚先早课|风寒湿三气,上中下三焦
上句见<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风寒湿均为外在的六淫,是导致痹证 ...
-
尚先早课|五脏所藏
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西医共有的概念,所指也是一样的,但对于五脏功能的理解则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西医主要依据解剖,而中医则主要依据生命状态下的整体观察.二者的差异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并不能 ...
-
尚先早课|周于五脏,调于四时
周于五脏,言卫气周行于五脏.<灵枢·卫气行>云:"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即行于 ...
-
尚先早课|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今日句出自<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终始,此指经脉循行之起止.经脉内属脏腑, ...
-
尚先早课|五脏生成五脏别论,阴阳应象阴阳离合
上下两句取<素问>四个篇名相合,且各为相连两篇. 上句<五脏生成>为第十篇,<五脏别论>为第十一篇,皆言脏腑.下句<阴阳应象大论>为第五篇,<阴阳 ...
-
尚先早课|五脏十六部,九针十二原
上句出<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言身体各部疾病皆有虚实.关于"十六部", ...
-
尚先早课|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
五脏六腑是中医生命理论的核心.五脏与六腑在功能上各具特点.<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 ...
-
尚先早课|三气杂至,两神相抟
上句见<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此言风.寒.湿三气混合侵犯人体而 ...
-
尚先早课|厚德清静,府精神明
厚德清静,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敦阜,言土气太过.敦,厚.阜,土山.敦阜之纪,即土运太过之年.土主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