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笔记001|揭开诗歌的面纱:如何理解意象?(一)
相关推荐
-
《六岁傲童》(散文)/楚阳巷
她,去年已经上过一年级,由于年龄尚少,所以不能建立学籍,只得蹲级重上一年.今年才六岁余.教过她的老师向我介绍说,在去年,她的学习成绩尚且不佳.可是今年在我教她语文时,她表现得异常出色.每次上课,只要老 ...
-
讲台笔记002|揭开诗歌的面纱(一):如何理解意象?(2)
作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把若干意象排布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心构建的意象群,使这些意象产生隐喻.对比.象征等艺术效果,让读者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有人对意象的组合方式进行了 ...
-
讲台笔记003|揭开诗歌的面纱(二):感性与理性
阅读同学们写的读诗札记,发现有这样一种观点:诗人写诗都比较感性,缺少理性思考,而热衷于浪漫的抒情. 读后不禁失笑,倒并不是批驳之意,而是对这些阅读体验和认识的会意. 原本还在琢磨第一单元(指高一必修上 ...
-
讲台笔记004|揭开诗歌的面纱(三):关于诗歌朗诵
讲台笔记004|揭开诗歌的面纱(三):关于诗歌朗诵
-
讲台笔记005|揭开诗歌的面纱(四):一次“毫无意义”的习作?
婷姐的话: 提升理解诗歌的能力,还有一个途径--尝试写作.可以是写一写读诗札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是阅读之后有感而发,进行化用.改写.再创作:也可以是一次有要求的诗歌写作练习. 01 起源 ...
-
讲台笔记006|揭开诗歌的面纱(五):原创诗歌《跟着主席去登山》是如何诞生的?
除去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作品,我们还借助学案选读了毛泽东诗词作品. 品读主席诗词,我们发现"山"这一意象常常出现,所寄寓的情感极为丰富. 在"踏遍青山人未老"中象征 ...
-
讲台笔记007|揭开诗歌的面纱(七):从文本出发,读出你自己!(读诗札记佳作选录)
婷姐的话: 写读诗札记,不是随便写写读后感,也不是怎么理解都对. 而是要运用课堂所学到的解读诗歌的方法,从诗歌意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入手,先对诗歌文本进行"裸读"(指不借助补充材料, ...
-
张枣诗歌《预感》:三个疑问句,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舍在<茶馆>第一幕中说到:"有几个茶客好像预感到什么灾祸,一个个往外溜."这种预感,是基于前因的铺垫,而在某一刻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事先的感觉.在生活中,心灵的 ...
-
【高考语文复习笔记】古代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归纳(纯干货)
【高考语文复习笔记】古代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归纳(纯干货)
-
中考精品微课||12揭开工艺流程的面纱——解密工艺流程题
中考精品微课||12揭开工艺流程的面纱——解密工艺流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