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笔记003|揭开诗歌的面纱(二):感性与理性
相关推荐
-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 ...
-
名师文萃 | 赵长河:如何写作一首新诗——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 “青春情怀”主题写作设计
如何写作一首新诗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 "青春情怀"主题写作设计 赵长河 一.新诗写作的一般路径 (一)诗情的激活 诗歌中有新诗写作,首先就要有诗情的激发,因为抒发情感是 ...
-
【新·教学设计】 |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林建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罗丹(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设计依据]根据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 ...
-
【夜 读】琉璃姬:聊聊写诗中的阅读与思想
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 王尔德 有人问我,琉璃,你很有思想,是不是读过很多书,其实读书与思想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思想产生于生命的经验与辨识,确定与感性,知识首先是感性的,动 ...
-
讲台笔记001|揭开诗歌的面纱:如何理解意象?(一)
写在前面: 一个人作为老师的形象站在讲台上时,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倾听的神色和思考的大脑,更是自我言谈举止的投射. 如果老师自恃才华,把学生当作无知者,讲台就成了迷失自我的高台:如果老师倾情演出,把学生当 ...
-
讲台笔记002|揭开诗歌的面纱(一):如何理解意象?(2)
作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把若干意象排布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心构建的意象群,使这些意象产生隐喻.对比.象征等艺术效果,让读者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有人对意象的组合方式进行了 ...
-
讲台笔记004|揭开诗歌的面纱(三):关于诗歌朗诵
讲台笔记004|揭开诗歌的面纱(三):关于诗歌朗诵
-
讲台笔记005|揭开诗歌的面纱(四):一次“毫无意义”的习作?
婷姐的话: 提升理解诗歌的能力,还有一个途径--尝试写作.可以是写一写读诗札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是阅读之后有感而发,进行化用.改写.再创作:也可以是一次有要求的诗歌写作练习. 01 起源 ...
-
讲台笔记006|揭开诗歌的面纱(五):原创诗歌《跟着主席去登山》是如何诞生的?
除去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作品,我们还借助学案选读了毛泽东诗词作品. 品读主席诗词,我们发现"山"这一意象常常出现,所寄寓的情感极为丰富. 在"踏遍青山人未老"中象征 ...
-
讲台笔记007|揭开诗歌的面纱(七):从文本出发,读出你自己!(读诗札记佳作选录)
婷姐的话: 写读诗札记,不是随便写写读后感,也不是怎么理解都对. 而是要运用课堂所学到的解读诗歌的方法,从诗歌意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入手,先对诗歌文本进行"裸读"(指不借助补充材料, ...
-
张枣诗歌《预感》:三个疑问句,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舍在<茶馆>第一幕中说到:"有几个茶客好像预感到什么灾祸,一个个往外溜."这种预感,是基于前因的铺垫,而在某一刻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事先的感觉.在生活中,心灵的 ...
-
雷达科普|揭开雷达的面纱 第3讲 走进雷达(之二)——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视频)
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是雷达两大核心部分.发射系统是雷达的能量之源,接收机是雷达的眼睛和耳朵,只有熟悉了发射机和接收机,才能深刻理解雷达工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本讲按照雷达发射机的发展历程展开课程教学:首先 ...
-
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二
<易经>的起源 在华夏民族的传说中,伏羲圣人"一画开天地"的故事格外迷人. 1.伏羲画卦 伏羲是距今1万年左右的人物,伏羲时代以前的人类历史,由于年代久远,文字还不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