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

(0)

相关推荐

  • 【《康治本伤寒论》65条文】

    一.康治本伤寒论的来历<康治本伤寒论>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字样.全书一卷,仅存六十五条,五十方,乃<伤寒论>之古传本. 此本于 ...

  • 康平本《伤寒论》精髓一一日本大冢敬节审定

     整理/李书涛   (182条)        太  阳  病 (上)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 ...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译文(三)

    61.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没有表证,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

  • 《伤寒说意》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脏.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

  • 从零开始学伤寒(七)太阳之为病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273篇. 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伤寒论以六经辩证,就把整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卷四——太阳坏病(总纲两条)

    伤寒悬解卷四            太阳中篇五十六章 太阳坏病 太阳风寒,有正治之法,桂枝.麻黄是也.阳偏盛者,恐异日之入阳明,则有大青龙.白虎汤,早清其燥热.阴偏盛者,恐异日之入三阴,则有小青龙.五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十五章 阳明从燥金化气,阳旺之人,表郁则燥动.然不经误治,津液未耗,燥气之作,何至遽盛?及其汗.下.温针,伤津亡液,燥气大发,经腑合邪,乃成下证.虽不如三阴之险,然阴亏阳亢,亦伏危机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

    太阳六十一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汗出表解,而大烦渴不解者,此大汗出而亡津内燥也,脉洪大者,肺胃之热燥也.汗出表解,津液亡泄,但生内燥,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火逆

    太阳六十六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湿盛五苓散证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水侮,危证叠出.防微杜渐之法,不可不亟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