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与愚

傻子
往往是一个正常人
或者高智商的人
对智力缺陷
以及欠聪明人群的
一种泛指与统称
评价别人为傻子时
通常都有一个潜在的假定
即自己相对于那些
被评价为傻子的人
具有一定的智力优越感
今天
我们抛开智力缺陷不说
单从欠聪明说起
不可否认的是
一个人无论他多么聪明
多么有优越感
以及多么智力超群
他都必定会有认知黑洞
在这样的认知黑洞下
所对应的世界观
还有背后的价值观
难免会有所偏颇
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有时候评价别人傻子
并非与智力相关
很可能是一种价值观的不认同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一千个人眼中
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譬如
在古代社会里
主流价值观对于'孝’ 的弘扬
与当今社会就南辕北辙
《弟子规》中郭巨埋儿的典故说
因家境贫寒
奶奶为了疼孙子
自己舍不得吃的食物
留给了孙子吃
结果被郭巨发现了
他竟然挖坑准备把自己儿子给埋了
在《弟子规》中
类似于这样的荒唐事还很多
在寒冷的冬天里
母亲想要吃鲤鱼
自己穷买不起
就脱光了衣服
躺在冰上
把冰给融化了
似乎鱼也就有了
在炎热的夏天里
害怕蚊子咬自己的父亲
就自己光着膀子
睡在父亲的旁边
以期待蚊子先吸自己身上的血
吃饱了就不会再去咬自己的父亲了
父母病了想吃肉
自己没钱买肉
做儿媳的
就将大腿上的肉割下
为父母熬汤等
站在当下的社会
再去回看过去的主流价值
就难免会对古代的人
以及古代的社会
有傻的评判
傻到一定境界即是愚
傻
有时加上引号
还具有褒义
理解为认定的坚持
身在其中的人
会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
人傻通常难以自知
愚蠢是对傻的执迷与坚持
偶尔一两次的傻
或情有可原
而执迷不悟的傻
就难免使人痛心
愿我们都只是单纯地傻
褒义的傻
而非不开化
和不开放的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