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经方讲座-110-葛根汤,太阳伤寒

第一百一十讲   讲于2014年5月18日

太阳和阳明二阳合病,在医宗金鉴里面的歌诀是“二阳合病满喘发。一个得了鼻炎和喉炎的病人,胸闷气短,一分钟得深吸气两三次,心下憋胀。在省二院用雾化和消炎药治疗一段时间,吃得他胃很难受。

中医治疗急症的办法就是针灸,井主心下满,可以针刺阳明胃经井穴历兑穴,在二脚趾趾甲外侧下角。配上公孙和内关穴,因为公孙内关胃心胸,脾胃不好我又给他扎了足三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眼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阳明经热再加上内庭穴,再加上足太阳膀胱经的至阴穴。几针下去他的心下就不胀满了,他形容就好像打开一个窗户透气了一样,经方派按六经辨证下针效果也很好。

这种病就是用葛根汤加减,合病阳明了就用白虎汤,合病少阳了就用柴胡汤,合病太阴了就用理中汤,咳嗽痰黄可以合上麻杏石甘汤。如果是五脏辩证就说是肾不纳气,到西医那里就要检查你的心脏。我的一个病人就是咳嗽痰黄、嗓子吱吱响,大便不通,医院给他按气管炎治疗,我用葛根汤、麻杏石甘汤合小承气汤,几副药就解决了。

这样的阳明为主的病人正常是浮长有力的脉,浮代表有表证,长代表胃气比较旺盛,胃是多气多血之腑。

太阳伤寒是浮紧脉、怕冷、骨头关节疼,表寒闭塞住的是麻黄汤证,中风是浮缓、表虚汗出,恶风、脖子不舒服、鼻鸣干呕、鼻子过度通气的桂枝汤证,缓也是有胃气,和缓有力说明人体正气旺。

缓脉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病人的体质比较好,只是表虚中风了。症状是“太阳病头项强疼而恶寒”,还有一种只见沉迟脉,太阳中风的症状都有,就是瓜蒌桂枝汤证,就是加上天花粉。脉沉迟说明人体津液不足了,长期出汗伤到津液了,血管里血少了,阳气也不足了,用桂枝和白芍也能调中气,三阴有热用生地黄补血、凉血,地黄是黑色的。瓜蒌根色白,可以行水液。

这个方子还能治疗癫痫病,中医叫痉病,你看他有上述症状就可以用这个方子。五脏辩证就认为是肝胆问题,肝风内动、痰火扰心,治疗成功的案例很少。

张仲景把抽风的痉病中无汗的叫刚痉,就按太阳病的葛根汤症治疗,因为病人抽风是身体往后仰,就是太阳经脉上津液不足了,也有的是阳明经。有汗的痉病就是桂枝汤合葛根汤,如果出现沉迟脉,再加上天花粉,还是按太阳表症治疗,补足筋脉中的津液就好了。

还有一种痉病是阳明大承气汤证,大肠热把阳明经的津液耗干了,出现口干舌燥、前板牙齿黑燥,舌苔焦黑或焦黄,口臭熏人,高热多日就惊厥了。还有一种痉是大陷胸汤证,胸部满闷厉害,老是想捶打,胸部出汗如水洗。那是外邪陷到胸中了,痰水结到一起糊胸了。

同样是痉挛抽风都需要辩证论治。人体解表需要中气,中气足的人喝一碗热水马上就出汗了,中气不足就不能作汗,就不能把病邪发到表上。就需要用生姜、大枣补中气,补充肠胃的津液和能量。

阳明经气不够就不一定脉浮长了,中焦胃气寒弱,有表证可能见一点浮,但细长无力。就要用葛根汤合理中汤,有湿加上白术、茯苓等化湿的药。如果湿气化热就加上去热的药,总之要观其脉症,随证治之。脉浮而无根就是虚阳飘上去了,再发表就坏事了,浮脉不一定都是表证,浮而有力为风热,浮而无力为血虚。

少阳病就是弦脉,摸上去紧绷跟琴弦一样,主证是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默默不欲饮食,两耳无所闻,耳鸣目赤等等少阳胆火上冲的症状。就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病禁止汗吐下。少阳属于三焦淋巴系统,既不在皮肤腠理之外的表,又不在阳明所主的胃肠消化道的里,既泻不下又发不到汗。三焦系统负责水液代谢,用药时北柴胡是主药,一般使用柴胡的根茎,药监局定为正品。掰开柴胡茎能看到里面比较疏松,有一层能走三焦的白膜。

蔡长福老师经常用一般人认为没有有效成分而丢弃的芽柴胡或柴胡叶,我用了效果也很好。中医用药不应该受他们现在的药理分析的限制,应该看它的形状、闻它的气味去分析药性。柴胡叶轻清是往上走的,能升能降地疏通三焦水道,鲜品效果更好,晒干了效果也可以,中药的有些作用你是化验不出来的。

张仲景在伤寒论上没有分柴胡根茎和柴胡叶,也有可能是一起全草入药用的。柴胡根茎一百三十多块钱一公斤,柴胡叶只有几块钱一公斤。叶天士说柴胡劫肝阴,可能指的是柴胡根部分,有生发之气的柴胡叶是不会伤到肝脏的,所以叶天士一生不用柴胡。张仲景用大柴胡汤就加上白芍,可以补肝阴,是因为阳明经、肝胆经热了,白芍能补太阴就能补肝阴,可以柔肝、保护肝。多用柴胡叶就可以缓解药少的压力,临床上柴胡证太多了。现在药用柴胡太乱,北柴胡很难找,都是一般的柴胡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少阳胆火沉到肾水里面成为相火是正常的,经肾火和胆火推动成为少火,通过肝胆经和三焦经往外发,经三焦网膜系统实现水液代谢。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火,反逆上去的也叫相火,相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是正常的热量,能把下面的水气蒸发上去。如果淋巴系统淤堵了,一发汗里面就更干了,少阳相火更是马上就上去了。少阳腑证入胆经合病阳明就用大柴胡汤合白虎汤,合病太阳就用葛根汤,肺热了就加麻杏石甘汤。合方就不用禁汗了,葛根汤就能辛凉解表,里面有生津液的药,小柴胡汤症状不能用麻黄汤发汗,六经都有经表证和腑证。

(0)

相关推荐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36

    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闷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喘而胸满者,阳气不宣发,壅而逆也.心下满.腹满,皆为实,当下之.此以为胸满,非里实,故不可下 ...

  • 王四进经方讲座-96-柴胡桂枝汤,葛根汤,薏苡附子散

    本文转载自王四进的经方博客 你看蔡长福老师七十多岁了,一头黑发,精神抖擞,说话底气特别足.他非常注重保养,他走到哪里都穿着一件大衣,就是怕被风寒伤到.蔡老说自己一生有三个保健方,他经常吃的第一个就是柴 ...

  • 王四进经方讲座-77-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鼻子干和出血;少阴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半夏...

    王四进经方讲座-77-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鼻子干和出血:少阴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半夏散.桔梗汤 看到鼻子出血就要考虑是否有脾寒,因为会造成上火,不能一见鼻子出血就是肺火大.因为脾越寒肺 ...

  • 王四进经方讲座-76-老中医蔡长福:太阳病和人体的关系;食道癌;葛根汤;

    我刚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回来,参加了老中医蔡长福的经方班.他是以为纯正的经方派,他不受外界和网络的任何影响.他师傅以前是大地主,建国后家产被平分了,他就一无所有了.蔡长福去跟他学的时候,当时生产队时候的条 ...

  • 王四进经方讲座-56-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阳明证

    看到鼻子出血就要考虑是否有脾寒,因为会造成上火,不能一见鼻子出血就是肺火大.因为脾越寒肺火越大,经常会鼻子出血.鼻子干和出血,额头压得慌等脸前面的症状都是阳明证:吴谦的<伤寒心法>说,阳明 ...

  • 王四进经方讲座-70-六经治疗方

    太阳和阳明二阳合病,在医宗金鉴里面的歌诀是"二阳合病满喘发.一个得了鼻炎和喉炎的病人,胸闷气短,一分钟得深吸气两三次,心下憋胀.在省二院用雾化和消炎药治疗一段时间,吃得他胃很难受.中医治疗急 ...

  • 王四进经方讲座-心脏

    今天讲脏腑生成的心脏,咱们经方派特别重视心脏.肾阳之火的功能,认为阳能生阴. 但是温病派很少提到心脏.他们一说就是肾阴虚,温病派就强调阴,肾为一身之水.一身之阴,他们认为阴中生阳.阴中求阳.这是站在不 ...

  • 王四进经方讲座-82-劳伤解:阴虚阳虚;吴茱萸汤证;阴脱阳脱;精、神

    下面咱们继续四圣心源的劳伤解的阴虚部分,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

  • 王四进经方讲座-59-神药甘草

    黄元御写的<长沙药解>是中药里面的上乘之作,不次于<神农本草经>,因为它非常适合初学者.他能把中药和人体生理以及方剂都融到一起讲,神农本草经就那么几句话,初学者很难悟懂.他的药 ...

  • 王四进经方讲座-32-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辅行诀,有一些新的收获,在原来的基础上,理论又往深处扩展了很多.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拿出来一起学习一下,所有的生物的等级和所在的时空不一样,他们分化的程度就不一样,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