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王熙凤、贾探春和薛宝钗的管理能力有何不同?

原创2019-06-03 20:07·子凡的书香视界

《红楼梦》作者开篇名言:闺阁中历历有人,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哉?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仅容貌鲜妍,也不仅仅是文采风流,还有卓越的见解和超群的管理能力。其表现最突出的便是王熙凤,贾探春和薛宝钗。

王熙凤:红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王熙凤从小便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杀伐决断让贾琏倒退了一射之地。王熙凤成家之后便被借调到荣国府管理内务,是贾母之下,万人之上的女管家,实权派。在秦可卿病逝期间,因为尤氏卧病,贾珍特意求王熙凤代为协理宁国府。这一段内容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管理才能。

王熙凤的主要管理方式是责任到人,哪怕是一草一纸,也有人负责。除夕夜黛玉湘云联句拿了茶出去,因此少了个茶杯,小丫鬟们都一直在找,因为谁负责的丢了就要自己花钱赔付,丫鬟们自然不敢怠慢。

维持这种秩序的手段除了经济上的制裁,例如革他一个月的钱米,照着原样描赔等等;主要依靠严刑峻法,来自皮肉之苦的威慑。王熙凤曾经对平儿说:“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

王熙凤以严苛闻名,周瑞家的说她对待下人未免严厉了点;宁国府的仆人听说王熙凤管家都小心谨慎起来,因为王熙凤是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恼了不认人;小厮兴儿说她心里歹毒,口里尖快;连贾琏都说是夜叉星老婆;......王熙凤的管理以严著称,威名远扬。

贾探春: 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

贾探春在姊妹们中力拔头筹,不同于迎春的懦弱,惜春的固执,贾探春有勇有谋,有见解有手段。她的能力展现最全面的是在凤姐卧病的时候代理家政。下人们抱怨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可见其管理还是颇到位的。

贾探春兴利除宿弊,因为去赖家做客学到了经验,便在大观园里试点,实行承包责任制。贾探春这样做,其实是感受到了家族经济状况的日趋衰落,因此她的改革集中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通过对大观园的承包,可以增加收入;通过裁革一些重复性的支出,可以节约成本。

贾探春的远见卓识体现在抄检大观园一段,她心中愤怨,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说道: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话哪里是说一个奴才的?分明是借题发挥,表达对此愚蠢之举的悲愤之情,对于家族难以逃脱的败亡恶运的悲怆。她是一个女孩,却有须眉男子难以企及的见识。

薛宝钗: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薛宝钗虽然出身于商贾之家,但其底色还是读书人的。她有很广博的知识,也有很深透的见识。但是她的方式却是和风细雨的,于沉稳中不失锋芒。

薛宝钗更注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在与探春、李纨共同理家的时候,沉稳谨慎,不冒然出头,她悄悄地安居于幕后,不显山不露水,却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例如小惠全大体。她说管理大观园的婆子们得了利益,也要将收益中的一小部分分散于其他没有营生的老嬷嬷,防止她们心生不满,对新政搞破坏,或者消极怠工。从这点看,宝钗对于人性真是体察到了极致。

通过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三位女强人管理能力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王熙凤的政策是大棒式的,更适合管理一个兴盛之家,在家族大兴的时候,王熙凤的管理很有成效。就像贾珍说的千万不要替我省钱。有大笔的流动资金,有充足的人力调遣,王熙凤就能他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而薛宝钗的相对温和的管理手段适用于方兴之家。一个企业或者家族正在刚刚上升的阶段,需要广施恩德,收买人心,鼓舞士气。让大家都心悦诚服为自己效劳。

贾探春是革新型的管理者,更适合于衰落之象的家族或者企业。贾探春敢于创新,锐意改革,在事业失败或者遇到重大转折节点的时候,需要这样有胆有识有魄力的管理者,来挽回颓局,或者改变经营策略和管理思路。

此外,贾元春、秦可卿,李纨、尤氏也都是有一定管理能力和韬略的女子。贾元春和秦可卿适合守成,在她们的管理下可以避免奢侈浪费之风,延缓家族败落的步伐,但不能根本上改变家族命运的走向。李纨和尤氏的身上都有些好好先生的影子,她们在管理上最难逾越的便是人情关。

总之,这些女子的才能令人惊叹,但也各有各的特质,各有各的局限性。分析她们的管理能力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