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第41集:我们是XNCR
相关推荐
-
我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1935年党中央入驻延安,为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政治影响,相继创办了"新华通讯社"和<解放日报>.<新中华报>.<解放>周刊 ...
-
永不消逝的电波,有蒋记空军一大贡献!送来2部大型电台
作者:忘情 现代战争是总体战,两军对决并非仅限于沙场,舆论宣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重要程度绝不次于沙场,因此历来很受我方重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抗战协议.在周副主席的亲自过问下 ...
-
延安失守后,广播为何并未中断:太行山深处有飞机改装的备用电台
1945年12月,国民党空军一架飞机准备降落在河南焦作附近的机场,并将运输的两部归航台安装于此用于导航,以便将来更多军机往来运输.但这座机场刚刚被附近的八路军占领,等飞行员发现后已经晚了,在场的民兵一 ...
-
榆次地名万花筒(1)以数字命名的街巷——七二五巷
这条巷位于榆次城北.原北关地界内,北起安宁街,往南再往东,至东三角巷处的晋中139物质储备库专用铁路线. 因这条巷北端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七二五台家属宿舍区而得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名称几经更改.延安新 ...
-
回顾人民广播创办的沧桑史系列连载第(2)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台前幕后”
说明:家父在退休后走访了人民广播在我市留下的诸多历史遗迹,写下了本系列连载文章,此为第二篇.本文作者于江,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人们第一次在 ...
-
【火腿快新闻】部署千瓦级DRM+FM/AM发射机丨政府全面数字化巴基斯坦广播电台
政府全面数字化巴基斯坦广播电台 文:基尼/阿卜杜勒·雷曼 现任政府在将现代趋势和技术引入不同部门的愿景下,计划将国有的巴基斯坦广播电台完全数字化. 在正在进行的为期一周的关于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巴基斯 ...
-
【火腿快新闻】揭开国际广播电台短波发射台的神秘面纱 | 发射机、天线场一网打尽
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附近Edward R. Murrow广播电台信号传输站(以前称为"VOA Site B") 我的好友John Figliozzi在5月9日和10日在罗利地区举行 ...
-
播音泰斗夏青原声复刻!用这个声音讲述红色电台往事
夏青是新中国我党培养的第一代播音艺术家.1954年,他曾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1976年,播出了周恩来追悼大会悼词和毛泽东逝世时的<告全党全军全国 ...
-
《红色印记》第一集:开国领袖的家国情怀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发表时,写有 ...
-
《红色印记》第二集:践行修养的人民公仆
00:00 [节目链接] 节选自<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 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是什 ...
-
《红色印记》第50集:这份206字的普通作战命令为何成为一级藏品?饶立群讲述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讲解员饶立群,我讲述的文物是一份非同寻常的命令,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份命令是份红头文件,红框白底黑字,一共206个字,签发于1947年2月10日. ...
-
《红色印记》第四集:戎马一生的柔情速写
1933年8月1日,因为革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彭德怀被授予了一枚红星奖章,连同抗战时期缴获的战利品--左轮手枪,和红军时代的八枚银元一起,被他珍藏了一生. 抗战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丁玲作为西北战地访问团 ...
-
《红色印记》第4集:国共携手赴国难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一个年近80的老文艺工作者.配音演员乔榛.我讲述的文物是李大钊在国民党"一大"上的发言稿--<北京代表李大钊意见书>.位于广州的 ...
-
《红色印记》第5集:完成革命始回头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播音员苏扬. 我要讲述的文物,是革命烈士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金佛庄在黄埔军校时期的三份任命文件 这三份文件分别是两张任命状和一张委任状,每张 ...
-
《红色印记》第六集:倥偬岁月的军人家风
[节目链接] 罗荣桓写给儿子罗东进的家书 你爸爸20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私有. 家书抵万金,从艰苦中 ...
-
《红色印记》第6集:纷飞的“动员令”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昆曲演员--魏春荣. 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五卅运动时期刻传单用的钢板.这块钢板现收藏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 这块刻蜡纸用的钢板,呈长方形,镶嵌在一块斑驳 ...
-
《红色印记》第8集:调研出真知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八一电影制片厂解说员吴俊全. 我讲述的文物是毛泽东留存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本只有12页的小册子现收藏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