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6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小柴胡汤条文欣赏
<论>96条"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quo ...
-
吃海鲜后脘腹痛案 – 经方派
吃海鲜后脘腹痛案 – 经方派
-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
十四.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法宜)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
-
《伤寒论》痞证
痞证 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而复恶寒发热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寒热错杂 胃热脾寒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0
一. 中医诊病就是通过"证"的分析确定机体的阴阳盛衰,选用具有不同阴阳属性的药物来纠正阴阳的失衡,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见潮热汗出又兼畏寒者,治疗时则须注意温阳不忘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1
一. 虎杖性味苦寒,归肝肺胆经,虎杖含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病毒.降血脂等功效.临床广泛地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2
一. <本草求真>谓:"独活,辛苦微温,其性稍缓--头目眩晕,非此莫攻."临证取独活化痰除湿兼活血之功,常用于眩晕的治疗.药理研究表明独活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对血小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3
一. 砂仁温脾开胃,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二药合用能增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有解痉.排气.消胀.消食.止呃之功,临证对胃脘痛有效. 二.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元胡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抗溃疡.镇静.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4
一.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其作用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雪茜博士归纳为以下四方面,对应用小柴胡汤确有指导意义.一是达表里除寒热.小柴胡汤临证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恶寒.这种发热以高热居多,也可表现为低热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5
一. 甘麦大枣汤有滋补心阴.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临证与逍遥丸合用加紫草.坤草.桔叶,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有良效,可明显改善妇人更年期症状.同时临床实践证实,甘麦大枣汤为主治疗功能疾病有较好疗效,也应留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7
一. 痹症日久若见四肢麻木发凉者,可在应证方药中选加鸡血藤.徐长卿.穿山龙治之,常收良效. 二. 中医学是整体医学,强调天人合一,形气神统一,同时中医学是中和医学,治病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8
一. 治疗老年病一定要留意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老年人五脏已衰退,功能已不协调,加之多种慢性病久治不愈,络脉瘀阻已成疾病之根源,只有通过活血化瘀法,消除机体内之瘀积,纠正脏腑虚衰以使气血平衡.临床实践证明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9
一.裘沛然教授认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五观",即整体观.辨证观.动态观.邪正观和心神观.这是裘老一生对中医理论长期深入思考研究的结果,后学要细心探求"五观&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