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远去的私塾

渐渐远去的私塾

                                         刘述涛

残墙、破瓦、败草、碎画,燕山书院在这个萧瑟的冬天,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燕山书院。

我想看到的燕山书院,应该是完整的古建筑,就像有些许多人文章中所介绍的那样,这燕山书记院是江西乃到全国家族书院建筑的文化经典,它的建筑工艺、绘画艺术都属于全国罕见。书院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82平方米。分内外2大结构,外部有院门、棂星池、院坪、马厩;内院以天井为中心,环绕天井置前厅、下房、左右厢房、讲学堂、文昌阁及辅房等组成的“四水归堂”四合院式建筑。整栋建筑飞檐翘角,廊回道转,柱梁纵横,气势非凡。院楼雕梁画栋,狮啸鹤舞、凤翥龙腾,彩绘栩栩如生。

可惜,我看到的却是破落,却是衰败。

虽然我们知道,燕山书院躺在二百多年岁月长河之中,早已经不想被我们这群陌生人的喧扰所惊醒,但它在我们走近它的时候,仍在阳光下轻轻地伸了一下腰,一块腐烂的雕花的木板就掉在我的脚下。

看着这块浸润着岁月光辉的雕花木板,我仿佛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看见堂上威严的先生拿着戒尺,堂下一群年幼的学子正摇头晃脑的朗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又仿佛看到了一群又一群的学子,迎着阳光,走向那属于自己的明天。

我们都知道,燕山书院是由堆前黄氏祖先所造,历时整整12年,从每一根木头到每一块瓦片,都是这位历经商海的,亲力亲为。也许正是历经商海诸多艰难,这位黄氏先人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他才会倾尽毕生的积蓄,为子孙后代铺就了一条新的道路,目的就是想让后代,能够活得比自己鲜亮,比自己更加舒展。

所以,当我们行走在书院中,不得不感叹黄氏祖先的用心之细致,他让整个书院的廊回道转、柱梁纵横。更难得的是随处都可见的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图,这些画图有狮啸鹤舞、凤翥龙腾、明理求学、修身致仕……每一幅每一处都透出教人求学、处世、做人的味道。这也许也体现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后辈,能够走出一条不同于他的光明大道。

好在在燕山书院的二百多年历史中,走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有朝议大夫河南归德知府周损、广西太平知府黄存铨、安徽(今江西婺源)巡检黄仁波等。除了这些举人、秀才之外,也有学业不成,回到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但不管行走在世界上的哪一行,他们都没有忘记燕山书院训导的做人道理,为官要清正廉明,做人要坦坦荡荡,经商要童叟不欺。这应该可以让黄氏祖先安然闭目,因为这正是他一生的心愿,办起燕山书院就是让所有走进燕山书院的孩子能够学以致用,学以修身。

当我从书院中出来,看着书院旁边一栋栋钢筋水泥构造的房子,我忽然间想起一位名人说过的话,他说今天世人造的房子都是没有文化和感情的,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复制,除了把水泥、砖块、钢筋往上堆砌之外,每一处透出的都是冰冷的气息,丝毫也没有夹杂匠人和主人的一丝感情。而古建筑不同,不管是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一凿一画、都寄托了匠人和主人的生活情趣,生活愿望。

然而,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又何止是浸透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式建筑,离开人们已久的又何止是诗礼传家的私塾。自从西风东渐,我们拿来了水泥钢筋,忘记了雕梁画栋;我们学习了严谨理智的科学,却丢下了充满感性、哲思的国学。我们追求高效率、高收益的物质化生活,却失去了让我们的心灵亲近土木、接近大地,在沐浴自然的那种最原始最纯朴的生活方式中反而才有的心灵静谧。

私塾,也许是一个坐标,代表着一种让心灵放旷神怡的时代的远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透过车窗在一栋又一栋的钢筋水泥的房子空隙中再次看到了燕山书院。可惜车子越来越快,燕山书院离我越来越远,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忽然有点难过,是为了渐渐远去的燕山书院。

好在过后不久,我就从新闻中看到有关于燕山书院的新闻,说燕山书院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决定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其进行修复。

相信过后不久,我又能够看到那不一样的燕山书院,听到那不一样的读书声。

链接燕山书院位于遂川县堆子前镇鄢背村井下村,座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竣工,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它是当地黄氏家族开基之祖黄由相的三个儿子义方、义言、义齐共同修建的一所家族书院,是专供黄氏家族子弟亲友免费研习的普及式私府学堂,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工艺、绘画艺术和保存数量等方面是全国家族私塾的代表作,全国罕见,是中国私塾中的一朵奇葩。
    燕山书院设内外两大部分结构,外部结构有院门、棂星池、院坪、马厩;内院以书院为主体,有藏学楼、厢房、讲学堂、文昌阁及辅房等组成的楼阁式四合院建筑,中置大花坛,文昌阁上面的中间设有圣人孔子牌位。整栋建筑飞檐翘角,廊回道转,柱梁纵横,气势非凡。院内雕梁画栋,彩绘栩栩如生,既有狮啸鹤舞,也有凤翥龙腾。大门门廊到两厕回廊及文昌阁内天花板上布满彩色人物故事画,共有100多幅,内容均为明理求学,修身仕途等。修复后的燕山书院蕴涵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0)

相关推荐

  • 科举时代宁海的读书氛围

    科举时代宁海的读书氛围 ◎应可军 宁海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东临象山县,南界台州市三门县,西靠台州市天台县.绍兴市新昌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阳泉平定冠山书院

          阳泉平定冠山书院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距平定天宁寺双塔西4.5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 ...

  • 【40首夏日古诗文】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远去...

    [40首夏日古诗文]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远去,炎炎夏曰即将来临,让我们吟诵着诗句,走进夏日的绿阴去纳凉去夏游吧! 长图

  • 那些飘零无枝可依的日子渐渐远去,但爱从未远走……

    "其实我并不是故意惹你生气的,可你有时候就是那么另我生气--" "我下次不敢了,你不要生气啦!" (这是我们恋爱后第一次吵架,他发给我的图片.那时的聊天工具只有 ...

  • 【六盘人文 ‖ 1454】随笔 · 宁夏西吉 谢琳霞 ——《​​我们的关系,渐渐远去》

        我们的关系,渐渐远去 文|宁夏西吉   谢琳霞 有些东西终究会变,人与事.         今天,去以前的单位办点私事,呵呵,除了学校的名字没变,其他的,一切都变了.那两行笔直的杨树,熟悉的教 ...

  • 致那些渐渐远去的朋友们

      致那些渐渐远去的朋友们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岁月匆匆,时光消逝,曾经的一些好友.伙伴,甚至是难得的知己,在滚滚的红尘中,在不知不觉间,转眼间已经各奔前程.天涯海角. 就像有首老歌 ...

  • 渐渐远去的新年

    其实,日子过得很快. 从准备过新年的某一刻起,就开始了新年的准备,恍惚间就迎来的大年三十,然后是初一.初二.初三,转眼就了初五,然后从远离故乡的地方匆匆忙忙赶回故乡过新年的人们,又该打起行囊,启程远航 ...

  • 【雪儿飘诗语】叶智佳|手写信,渐渐远去的故事(散文)

    我们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学习了写书信的应用文.书信包括写信封与写信纸两种格式.信纸上有题目,称呼.正文,祝语,署名和时间六种格式.信纸内容写好后,装入信封,用胶水封口.信纸装入之前,先在信封上从上到下 ...

  • 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 我走后 小咪 - 我走后 你的故事,我的文字 小燕子: 无论我们最后生疏到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都是真的,也是真的快乐过,希望你不后悔认识我,就算终有一散,但别辜负相遇,如果能回到从 ...

  • 渐渐远去的油榨磨坊

    现在备受人们青睐的菜油,在我们本地(新宁县)俗称清油. 在一渡水镇治所的小溪边,至今还保持着一座很完整的传统油榨磨坊.二十一世纪之前,原来的一渡水镇周边地区近十万人食用的清油,都是在这里生产加工出来的 ...

  • 年与我们渐渐远去 作者/黑马  演播/月华如练

    [总第217 期]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年与我们渐渐远去  作者/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