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读153.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相关推荐
-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已经失效,但<合同法>第52条找不到了,<民法典>对<合同法>的改动比较大,导致法律从业人员有 ...
-
何为“公序良俗”?——“匠心释法”第十二期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可能,大家对"法律"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而对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真实且客观存在的" ...
-
《民法典》解读153.1: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 ...
-
《民法典》解读147:重大误解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q ...
-
《民法典》解读151: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
-
《民法典》解读149: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 ...
-
《民法典》解读150: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51条)|显示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q ...
-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46条)|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
什么是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该怎么把握?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quo ...
-
最高院裁判观点:基于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不同判断提出数项诉讼请求的处理
(2019)最高法民再152号 裁判要旨 同一诉讼程序中,原告分别基于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不同判断提出两个以上的诉讼请求,如果各项诉讼请求均符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均应立案受理. 八一农场向一审法院起诉 ...
-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点汇总 解读 参考案例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也有相应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