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少年往事杂忆(散文)
相关推荐
-
“妈妈 你改嫁吧!我去阴间和爸爸团聚......”
2018年8月26日下午4时许,若开邦皎漂镇区一村寨发生12岁少年自杀悲剧,村民在了解到其上吊的原因后对此议论纷纷. 据了解,这名上吊自杀的12岁的少年,原本就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其父亲因病死亡已两年, ...
-
【129】“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闫涛作品
少年夫妻老来伴 闫涛(河南) 常听老人们讲"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就像其他家常的俗话一样听听罢了.可从爸妈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内在的含义. 人老了,一些老年病不请自到,悄然无声地缠 ...
-
散文《抄家之痛》
那年遭遇抄家,我刚刚九岁. 记得那天夜里四处好黑.月亮不见升起,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困涩难熬的眼睛.因为我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所以很晚很晚才回家休息. 就在我刚刚入梦之时,一阵咚!咚!咚!的砸 ...
-
牟民/父亲的冬天(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父 亲 的 冬 天 牟 民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脑子开始遗忘.忘了吃饭,忘了抽烟,忘 了干活儿.过了八十五岁,喜欢满山溜达,溜达够了,一个人孤零零蹲街头.因 ...
-
散文||堂前萱草花
堂前萱草花 一.一生挚爱中,或有沉重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厅堂的一隅,有萱草花正在拼命开放.那修长丰腴的茎蔓旁斜逸出重重叠叠的椭圆叶片,温柔地簇拥着一柄柄橘红色的花瓣,挨挨挤挤却又护人周全.有风吹过,纤纤 ...
-
散文||往事难忘【征文】
往事难忘 回家过年,对于我这样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是一桩多么重要的事,因为在我的心灵深处,珍存着那些让我感恩一生的人和事,那种人间的挚爱真情鼓舞着我,让我一次次走进尘封的往事,穿越遥远的时空,来到故乡的 ...
-
散文||人间至味
人间至味 --<幸福起航>读后感 杨金红||安徽 三月的天气忽晴忽雨,满眼局促.在细密时光的罅隙中我噬吮着岁月酸涩的味道,彳亍满心.直到那个午后,我静静读完金子谦老师的<幸福起航&g ...
-
第一推荐┃父亲的院子
吕敏讷:父亲的院子 四岁,第一次,见到父亲.从天而降似的. 腊月,接近年关,喂了一年的猪,已被杀了.院子里落了白白的一层雪,家里新添了一头小猪娃,尖叫着满院子乱跑,父亲就追着猪娃,也在雪地里跑,唤着, ...
-
【内蒙古】萧忆《父亲的骡车》
21世纪散文诗·第183期 父亲的骡车 内蒙古/萧忆 一 骡车,落满尘埃. 被丢弃在墙角,风吹雨打,浅声低泣. 它的主人,那头骡子,早已远去.远去的,还包括,赶骡子的父亲. 父亲的嗓子很高,往往能把生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贺哥(散文)
我们曾经那么要好,最后还是败给了时间和现实--题记 知乎上有有一个问题:好朋友为什么逐渐疏远?有一个回答被数万人点赞: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听起来很是扎心,却又让人无奈和不甘心.在思索这个问题时, ...
-
朱良启丨难忘毕业季(散文)
一九九四年六月中旬,淮北煤师院.校园的各种花草长势正旺,天气已经开始燥热,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们躁动的心,又是一届学生毕业时.我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其实早在五月时,毕业的骊歌已经奏响,学校给我们每 ...
-
朱良启丨病房记事(散文)
2019年1月31日,我的48岁生日这天没有鲜花蛋糕,妻子本来要为我买蛋糕祝贺的.但我却无口福来享受,干脆不要买了.我是在医院病房里度过的这一天. 就像一台持续跑了几十万公里却很久没有保养的车会出现问 ...
-
朱良启丨买书(散文)
中午放学后,我到附近街上办点事.在回去时,我被街角一处书摊吸引住了.这是我几十年不曾改掉的一个习惯:只要见了书摊便走不动,一定浏览全摊,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书籍,因为书摊不比正规书店,大部分都是旧书或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