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湿家之为病
相关推荐
-
卷四158,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黄涤下,通身之热得泄,又何黄之不散耶?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 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 为阳明病也. 注 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伤 ...
-
湿家无下法-痉湿暍病脉证第二.1(湿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3)
傅抱石 泛舟图 局部 3.1 湿家无下法 我们再讲一点,下面他讲湿了.这个湿,它这一篇讲的既有外面咱们说的风湿的湿,也有伤寒论有的系在太阴的里湿,这种发黄的湿.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
-
娄绍昆:认清体质,辨证就会简单许多
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温病条辨>中的加减复脉汤就是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减去桂枝.生姜这一类比较热性的药,加上一些滋阴的药所组成的. 加减复脉汤以后还有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还有大小定风珠 ...
-
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原文187
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原文187 [郑论] 按缓脉,乃太阴之本象,此以为当发黄,吾甚不解.夫缓为胃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治疗皮肤病的思路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金匮要略>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我们在前头虚劳篇里头谈到的大黄蟅虫丸,它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㽲痛"就是急痛,虚寒疼就是急痛,咱们讲虚劳篇,少腹里急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当归芍药散用药经验
金匮要略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与"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一样,这都是简文. "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多极了,全拿"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白术附子汤方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去桂加白术汤)原先方中就有附子,再加上术,这两个合起来,附子和术并用,治一般的慢性关节炎,是离不开的,非常好使. 这后面有解释,不是说术就能治大变硬,它是由于小便数造成的大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产后腹中㽲痛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㽲痛"就是急痛,虚寒疼就是急痛,咱们讲虚劳篇,少腹里急,肌肉绷得挺紧,但是按着里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橘皮汤
守正学堂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于呕,或者是哕,哕者就是干呕频繁而连连不断,以至于手足厥. 气往上逆也阻碍气机,气机受阻也手足厥冷,就是胃气也不行,也影响手足厥冷. 这是,不搁半夏,阁橘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肝气喜条达
今天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这里提到一种病,叫肝着,着就是瘀滞,着者不动谓之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这就是方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阳明病的辨证施治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 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 这个脉迟是个不及的脉,主寒,主虚,那么这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心痛彻背
守正学堂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金匮要略> 如果心要中寒,心是火脏,为寒所束缚,它这个热是内郁,不得放出,为寒所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