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由端平入洛到余玠守川

(0)

相关推荐

  • 上帝之鞭折戟处,蒙古大汗蒙哥战死钓鱼城

    蒙古攻宋,在忽必烈即位之前,其战略方针一直是企图控制长江游的四川,然后顺江而下,席卷江南.早在成吉思汗举兵南进之初,1210年金降将郭宝玉就献计说:"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 ...

  • 钓鱼城之战:蒙古诸将阵亡

    中国影响世界的一战:蒙古诸将阵亡.大汗身死,亚欧各国从中受益 漫漫行旅路 从公元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却遭蒙军伏击大溃,到公元1235年,蒙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 ...

  • 钓鱼城之战:一座孤城如何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戈德温男爵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3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干戈想象平芜远,草木萧疏故垒荒 ...

  • 南宋时期人口迁移是在靠近鄂州等地区就近安置

    南宋时明向湖北.京西两路迁入的第四个阶段,是蒙古人不进攻南宋时,这时期迁移来京西.湖北两路的百姓中,既有关自于中原的首姓,又在四川的人口向时湖,比路流动的情况,就刑湖北路内部面市,人口更是问利湖北路以 ...

  • 1253年,抗蒙名将余玠在接到诏令后,仰...

    1253年,抗蒙名将余玠在接到诏令后,仰天长叹:"我为大宋抗击蒙古十余年,可朝廷却怀疑我有二心,收复四川再也没希望了!"随后他就自杀了.南宋朝廷为了掩盖逼死功臣的丑闻,就给余玠强加 ...

  • 从“联蒙灭金”到“端平入洛”,南宋的战略决策是对是错?

    对历史上南宋的「联蒙灭金」决策,很多人竭力辩护,认为是金国被蒙古大军打成了"河南国",还妄图侵吞南宋土地,实为自寻死路. 对南宋此后的「端平入洛」,同样是这批人却大为非议,认为南宋 ...

  • 南宋第一次反蒙战争,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余玠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余玠少为白鹿洞诸生,后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嘉熙年间,余玠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安丰相继战败蒙古军.淳祐元年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在蜀时期,构筑山城防 ...

  • 南宋晚期蜀口及蜀口最后的名将——曹友闻(2)

    吴曦之叛及宋金嘉定战争对蜀口防务的影响 早在吴挺病重年间,朝中的文臣强硬派就主张削夺吴氏家族的四川蜀口的权力.绍熙三年(1192)在左相留正竭力主持下,对吴家持强硬态度的丘崈出任四川制帅.丘崈在离开临 ...

  • 端平入洛,恢复中原的梦想再一次落空

    南宋中后期,蒙古在北方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继辽.西夏.金之后又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理宗在位时期,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局势,宋朝内部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依然聚讼纷纷.朝臣中的一些人出于仇 ...

  • “端平入洛”——南宋与蒙古之间的序幕战,为何以失败告终?

    端平入洛时,黄河以南,千里无炊烟,南宋大军北上之后无法从当地获得补给,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经营的话,基本上占领黄河以南也无法屯田自给自足长期驻守,况且黄河以南已经是严重的黄泛区,百姓丧失殆尽.后来的川蜀 ...

  • 联蒙灭金,“端平入洛”——宋、蒙战争的序幕

    在宋,金南北对峙,南宋的统治日益腐败,南宋政局江河日下的时候,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却迅速强大起来. 一.蒙古政权的建立. 蒙古本是大漠南北许多游牧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在唐代,它称为蒙兀室韦, ...

  • 从“小混混”到军事天才,南宋名将余玠赢在了用人之道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用人."这是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句名言. 乍一听有点"标题党",但细一琢磨,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古往今 ...

  • 【河南洛宁 余旭红】原创// 牡丹花都,“汤客”趣话(散文)

      2021第104期总第1448期  牡丹花都,"汤客"趣话   2021年4月10日晚,第39届洛阳牡丹节隆重开幕,八方客人循"香"而来,这"香& ...

  • 中华诗词大辞典入刊●诗人余玉平《余玉平的诗》(添加中)......。

    东方典藏●金榜名篇 <中华诗词大典> 各位天下知音朋友: 为了传承中华五干年的文明,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汇聚老,中,青三代人优秀诗文,选精典之作入选书刊.人的一生,需要创造一次传奇,让自己的 ...

  • 余玠籍贯考辨

    余玠籍贯考辨作者:余炳松 关于余玠(1198年-1253年)的世系源流和出生籍贯问题,浙.赣.鄂三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据清乾隆<浙江通志>引明弘治<开化县志>说,余玠先祖于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