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先生: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节选)
相关推荐
-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
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中,鲁迅指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然而将近百年的时光已经匆匆流去,汉字不但由繁到简,中华民族也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人都会针对鲁迅这句话来进行调侃, ...
-
鲁迅与洪深的现代文字改革观念对比!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改革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所谓独立,一是文学史较少涉及文字改革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文字改革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学术判断亦不如文学史中其它文学现象明晰.其实,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 ...
-
奇葩又费解的《施氏食狮史》,其最初意图并不是为汉字唱赞歌
原创字本论2019-08-12 16:14:16 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的一篇奇葩短文,让人费解,读后方知汉字强大 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用同音异形的汉字写了一段小故事,该短文共计90余 ...
-
汉字的百年荣辱小记
陕西文化视点 汉字的百年荣辱小记 文/薛体华 谁都知道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作改进.其演变过程是:从语段文字发展到语词文 ...
-
“最”汉字!中华文化太神奇
“最”汉字!中华文化太神奇
-
张剑伟 张彦修: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发展
作者:张剑伟 张彦修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3月22日 第14版) 春秋地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 ...
-
【书法篆刻】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书法篆刻] 书法,中华文化的生命线 --张公者对话余秋雨 一 张公者:如何评定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余秋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分两个 ...
-
我赞同友的观点。以汉字为主中华文化具有强...
我赞同友的观点.以汉字为主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尤其是文字是独有的表意文字,几千来以此而衍生出来的文化其吸合力,包容性,延续性,扩展性,创造性更显现出其强大的活力.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遇到什么 ...
-
读张祥龙老师的第三本书,先秦儒家哲学
第一本是<尧曰> 第二本是<复,见天地之心> 第三本是<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只能算是粗略看过,不算精细地研读.张老师的书是值得研读的.看张老师的书,有一种音乐性,诗 ...
-
读张祥龙老师的书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有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一位是海德格尔.还有说两个半的,另外半个是德里达. 维特根斯坦我知道的早(因为阅读赵汀阳先生著作的缘故,另文再说),从瑞·蒙克写的传记,马尔科姆的 ...
-
蔡恒进、张祥龙、黄裕生三位教授交锋 ‖ 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性、道德与信仰
·前沿聚焦· [编者按]2018年4月28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凤凰网在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性.道德与信仰"人文讲会,特邀武汉大学蔡恒进教授.中山大 ...
-
汉字与中华文化第一讲 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上)
汉字与中华文化第一讲 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上)
-
从汉字窥见中华文化的“精气神”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曹静/刘芳旭 日期:2021-09-26 孔子讲学图 书中插图 (1/2) ■本报记者 曹 静 实习生 刘芳旭 古人在造字时有何哲学思辨?古人眼中的世界如何通过汉字表达?三千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