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恒进、张祥龙、黄裕生三位教授交锋 ‖ 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性、道德与信仰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是不是很快会全面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从技术角度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计算智能方面,机器已绝对超过人类:感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能听可看会说,现在基本上可以与人媲美,在医学影像读片等特殊任务中甚至超过人 ...
-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为什么艺术无法被替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甚至很多职业正在慢慢地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近日郎朗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的交流中问到自己是否会在两年内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得到的答案 ...
-
论坛回顾 | 机器与劳动:算法时代下的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顺利召开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4月17日-18日,"机器与劳动:算法时代下的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邀请了数十 ...
-
读张祥龙老师的第三本书,先秦儒家哲学
第一本是<尧曰> 第二本是<复,见天地之心> 第三本是<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只能算是粗略看过,不算精细地研读.张老师的书是值得研读的.看张老师的书,有一种音乐性,诗 ...
-
读张祥龙老师的书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有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一位是海德格尔.还有说两个半的,另外半个是德里达. 维特根斯坦我知道的早(因为阅读赵汀阳先生著作的缘故,另文再说),从瑞·蒙克写的传记,马尔科姆的 ...
-
张祥龙先生: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节选)
張祥龍先生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生命線 --新文化運動後果反思(節選)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生命線.靠了它,此文化得以長傳不息,在千難萬險中不碎裂.新文化人士卻只看到西方拼音文字的優越,力主消滅漢字,用拉丁化 ...
-
他们翻译了“汉译名著”! |张祥龙:“它激发我去理解中国哲学中神秘体验的向度”
自1981年开始结辑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今已出版约850种.这套丛书在中国学界具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基本学术建设工程,并已成为世界学术汉译史上的一座丰 ...
-
张书龙,六分雪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请扫码关注- 诗人思归平台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喜 讯 喜 讯 <草根诗人>已新鲜出炉,正在快递中,不日将抵达贵处,请文友们注意查收! 另:<诗百家>一书 ...
-
“论道讲坛”第1期-黄裕生:自由与差异——存在论视野下的自由问题
主讲人:黄裕生 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 间:2021年4月8日(周四)18:30-20:3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楼123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主 | 讲 | 人 ...
-
黄裕生:论宗教信仰的人性基础
这里,为了讨论宗教信仰本身,有必要对信仰作出必要区分.不过,在做这个区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一般意义的信仰. 信仰既是一种存在行为,也是一种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存在性行为,它首先包含着确信与信任这 ...
-
黄裕生: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内容提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哲学内部的问题.因为任何彻底的哲学都不能不面对如何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本文从讨论"什么是哲学"入手,试图通过深入分析理 ...
-
阅读的三重境界 | 黄裕生
文 | 黄裕生 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经典的民族,这是一种幸运.因为这意味着,不管进入什么时代,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经典获取深度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启示,获取存在的力量与勇气. 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背负着一个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