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86条

127、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见《伤寒论》.第186条)。

作者:蒋远东

《内经》讲: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这里的一二三都是约数;本条文的三也是约数,是多的意思。

伤寒一日要等到太阳脉证俱全的时候才是太阳受之,否则就不是太阳受之。太阳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病也,太阳受之。伤寒二日太阳转属阳明,太阳病未罢、阳明证已现,脉浮大者,虽是阳明病,也是阳明受之,但这个阳明病是太阳阳明脾约证,非真正的阳明受之。真正的阳明受之是太阳病已罢,阳明病已现,脉大,胃家实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是伤寒多日,阳明脉大;如果阳明脉大、胃家实,这才是真正的阳明受之,即是本条文要讲的阳明病。第5讲: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伤寒二日阳明证不见,即为不传。《太阳中篇》第4讲: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为不传;不传是太阳病没有转变,太阳病还是太阳病,如果到了第二日,太阳病已经转变了,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日,阳明证不见则为不传。

伤寒三日,阳明证悉具,胃家实,脉大者,是阳明受之,即是阳明病也。这里的三是一个约数,意思是说:不管伤寒多少日,如果阳明证悉具,其脉大者,即是太阳转属阳明,胃家实是真正的阳明病。如果脉弦大,是少阳阳明病。

大是阳明病的脉,浮是太阳病的脉,弦是少阳病的脉;脉浮大是太阳阳明病,脉大是阳明病,脉弦大是少阳阳明病。阳明脉大是邪已入里,邪盛,胃家实。《辨脉法》讲:脉形粗大,谓之大也。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3-4解析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一类太阳病总纲里面,提到恶寒,但是没有提到发热,只是在具体辨证的时候才说到是否会发热,中风是一定发热的,伤寒的发热是或然 ...

  • 伤寒感冒和中风感冒

    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得了太阳病,病在表的阳证,身体发热,出汗,怕风吹,就像刚洗完澡出来了,风一吹觉得不舒服,脉是缓和的,这个就称为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因为身体的气血大 ...

  •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胡...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胡希恕注:少阴病,即是表阴证,条文所论即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是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病,若脉兼见微细,而并但欲寐者,即是少阴病. 胡希恕按:素即体弱或老年 ...

  • #《伤寒论》太阳病篇说什么# 太阳病篇占...

    #<伤寒论>太阳病篇说什么# 太阳病篇占了<伤寒论>的绝大部分的篇幅,充分说明了其中的重要性! 至于太阳病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太阳病的本证和变证!而且绝大部份是关于变证的证治! ...

  • 伤寒论学习:186条-189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主持人:李永章老师 时间:2018年01月30日20:00-21:00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及诸位同仁(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8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8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此处伤寒二字,当是指一切外感热病,是广义之伤寒.三日亦非实指,只是强调病非初起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3条浅析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之前讲的都是阳经病,就是六腑为病.从现在开始,邪气就入五藏了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7条浅析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就是拉肚子,泄泻.吃了就拉.基本上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没咋消化呀.注意啦,虽然拉,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想喝水.这就是太阴自利的特点.一 ...

  • 【伤寒论】52条,【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医案】急性肾炎.麻黄汤,【补血药】阿胶,【清热...

    . 热爱105°C的你 阿肆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 ...

  • 《伤寒论》398条条文白话版整理完毕,中医必学!(卷中)

    白话版伤寒论(第101~200条) ▼ 101.外感寒邪或风邪,有柴胡汤证的征候,只要见到一二个主证的,就可以确诊为柴胡汤证,不需要所有的征候都具备.凡是柴胡汤证而用攻下的,如果柴胡汤证仍然存在的,可 ...

  •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 伤寒论132,133条:大结胸病为什么下早了也不行,下晚了也不行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2)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 结胸证,脉浮大者,证明还有表证,大为虚,所以这个体质还不是太好,不能下,下之后邪陷胸中,而正气虚,所以这个时候邪实正虚 ...

  • 告诉你伤寒论第12条方后注的秘密

    单位:易县中医医院 作者:王海龙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