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86条)
相关推荐
-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背熟《伤寒》《金匮》条文?
中医尊仲景为医圣,为医界圣人.有什么道理?为什么不尊<内经>的作者黄帝歧伯为医圣?因为<内经>只是给中医理论提出生理病理大纲,且以针灸治病为主.临床具体操作,尚未达到精密程度.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试谈如何学好中医?
关于有人讲到经方派的一些问题,我讲一点个人意见. 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基础.仲圣经方基础不打牢,看遍天下医书仍是医盲. 比如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
想学好中医,去熟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最佳捷径
当今医界,有一通病,不肯在经典上下苦功,只喜欢看医案,记单方,偏方,验方.碰上简单的病,也许可以应付.碰上复杂的病症,就心中茫然,不知所措了. 现在的病人,多是医院久治不愈的难病大病,往往同时具有几个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