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
相关推荐
-
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之《 热论》
热 论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外感寒邪)一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94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这一条是承接前面的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 ...
-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指头昏目眩的病人)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待)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指头昏目眩的病人)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待)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原文93 [郑论] 据下后复发汗,以致表 ...
-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麽病呢?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 ...
-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 ...
-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必)解(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必)解(也).原文116后段 [郑论] 凡病欲解,胸中自有一段气机鼓动,先烦二字,即是鼓动机关,此间有自汗而解,战汗而解,狂汗而解,鼻 ...
-
自汗、动不动就出汗?中医清热养阴、疏肝健脾,止汗快全身干爽
自汗、动不动就出汗?中医清热养阴、疏肝健脾,止汗快全身干爽
-
“群里填表太烦!”全新微信接龙表单出炉,这样填才爽(文末有礼)
大家好~我是「信息收集达人」文档君. 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各种作业.健康情况.报名等等信息都要收集 文档君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老师.家长还有同学们的留言: 老师发的表格,我找不到/过期了怎么办? 要收集的东 ...
-
音药丨养心音乐丨胸闷 心慌 烦燥可常听此乐(21:00一23:00)
音药丨养心音乐丨胸闷 心慌 烦燥可常听此乐(21:00一23:00)
-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表证指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里证指烦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意思.),五苓 ...
-
浊气在体内排不出,就会烦热,心堵
云门穴为手太阴肺经第二穴,其功用是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 云指云雾,门指门户."云门"的意思是指人体气血似天气云雾一样,能滋生万物,而其首出 ...
-
从热门的T0英雄,到人见人烦的混子王,庄周的问题出在哪?
文/静海君 庄周曾经在暴击伤害被削弱的那个赛季火的一塌糊涂,是所有辅助中唯一的To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版本的迭代,庄周好像越混越不行,现在几乎已经到了人见人烦的地步. 我曾经问过一个小伙伴,问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