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自卑:打破限制性信念,拥抱真实的自己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你有过害怕的时候吗?”

底下的回答让我十分有共鸣:

害怕被公司辞退,牺牲了身体健康,成了工作狂;

担心自己融不进朋友圈子中,每次不想参与的聚会都只好答应;

害怕被伴侣嫌弃,拼命地健身、化妆,以为这样就能拴住对方;

指责孩子成绩不佳,其实你也在担心自己被周围人比下去;

……

人们总是深陷“感觉自己不够好”的人际恐惧中。

绝大多数人能体会到愤怒、抑郁的情绪状态,但却几乎不会有人意识到,这些消极的情绪状态,跟自卑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1、自卑让男性更富有攻击性

研究发现,面对自卑感带来的压力,男性往往会把其转化为愤怒。

例如,当小男孩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他们很容易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说这个题目很傻。

当男孩成长到青春期时,如果他们得不到老师和父母的重视,有可能会变成“小混混”,经常打架、闯祸;到了成年期,甚至可能会发展出家暴、犯罪的行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只是深藏于心的自卑感。

2、自卑让女性更容易陷入抑郁

和男性不同的是,自卑往往让女性抑郁。这是一种“深陷泥潭”的感觉——越挣扎越无望,最终演化成抑郁。

例如,当小女孩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她们往往会把矛头指向自己——“我不够聪明”。

当女孩成长到青春期时,自卑可能会让一些女孩们“自闭”,她们寡言少语、拒绝社交,通过“结茧”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到了成年期,如果她们依旧没有摆脱自卑感,可能会让长期积累的抑郁感爆发,形成抑郁症。

总之,自卑仿佛是一个黑洞,它不断吞噬着我们的活力、快乐、健康;它又如同一个幕后黑手,间接地引发诸多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疾病。

甚至,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已经声名远播、腰缠万贯,但内心依旧被一种无法满足的空虚感折磨着,这种空虚感,往往就是自卑。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卑的杀伤力!

恐惧、指责和疏离是构成自卑的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素,每一种都是可以被单独击破的。
1、用勇气击破恐惧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所谓勇气,意味着敢于“迎难而上”“突破极限”。似乎,必须得“见义勇为”“屠杀恶龙”才能够配得上勇气二字。
但其实,勇气没有那么复杂。
在心理层面,当你敢“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便是一种可贵的勇气。
培养勇气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便是“练习大局意识”。
什么是大局意识呢?如同波斯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的那样——我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直到我看见有人连脚都没有。当你拓宽了眼界,原本困扰你的事情,就不再是困扰了。
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身材不好、数学不好、口才不佳时,很容易就感到沮丧。
可是,当你把目光拓展到整个城市、整个国家,你会发现自己可能还不错;如果你把目光延长到整个人生,你还会发现,这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阻碍。
一旦你的格局扩大了,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