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帛书》帛书老子校正
相关推荐
-
《老子》楚简全文
<老子>---鲁见 绝(绝:有上等高等义)智(智慧,认识) 弃(舍去,扔掉)卞(本义:急躁,争执.).民(人或人群)利(好处)百伾(pi茂盛众多义).绝巧(技能,灵敏.引制作品)弃利.盗( ...
-
道德经溯源及注释
道德经溯源及注释 准确理解道德经,继往圣之绝学 中国潮 2020年2月第4稿 前言 夫人想学<道德经>,让我先学.我找了一本专家著作研读,读完后感觉有几处不顺.遂又找一本专家著作研读,读完 ...
-
楚简本、帛书本、汉河上公本、魏王弼本、本人校订本老子
德经上: 楚简本甲 汉帛书本甲 □□□□□□□□□□□□□□□□德上德□□以為也上仁為之□□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攘臂而乃之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義而□□ ...
-
道德经自我理解(正式版1.1)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常)道;名,可名,非恒(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恒(常)无欲,以观其妙(眇);恒(常)有欲,以观其徼(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帛书新解:《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马王堆出土<道德经>的帛书有甲.乙两本,甲本没有避讳刘邦的邦字,因此推断时代应在汉朝之前.乙本没有避讳刘恒的恒字,因此推断时代应在汉文帝之前.这两本时代都在现行本之前,因此帛书本被公认为篡 ...
-
帛书老子校正
帛书老子校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
-
《老子帛书》楚简老子校正
a.简本丙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然(热).寒然(热)复相辅也. ...
-
「汉帛书老子乙本」临摹与创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东郊被考古发现,大量的帛书,帛画,丝织品等珍贵的历史遗物亦公布于世. 这些资料涉及医学,哲学,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极大地丰富认证了道家学派的重要初始资料 ...
-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六)襲常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六)襲常 今本德经第五十二章(15) 分段解析(一) 甲本: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囗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乙本: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 ...
-
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一)
 邓老 阅1746转962015-01-13分享收藏 帛书老子(高明校注) 德经(42处不同)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 ...
-
帛书老子甲本 (新分二十篇)
 惠净 阅644转372014-01-22分享收藏 帛书老子甲本 (新分二十篇) 一 . 失道篇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
-
品读《帛书老子》——《道经》第十八章(下)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所谓"六亲"就是指父.子.兄.弟.夫.妻,在中国古代历代上,家国天下的治理是一脉相承的,就以孝为例,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到大臣想要忽悠皇帝, ...
-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五)玄德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五)玄德 今本德经第五十一章(14) 分段解析(一) 甲本: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囗 乙本:道生之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 ...
-
帛书老子注释
帛书老子注释 ?上德不德:上,高.德,竹簡本<老子>(以下簡稱'竹簡本')中作'悳'.据考証竹簡本成書時間早於帛書本,可見'悳'當為古本<老子>的本字,而'德'是由'悳'引申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