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科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界限何在?
相关推荐
-
心灵学院|课堂作业: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的否定=双重的否定?
作者|曾锦涛 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的否定=双重的否定? 引言:夏莹 齐泽克在他絮絮叨叨,不断被重复的黑格尔阐释当中提出过看似荒谬,但包含着部分真理的说法,比如他常说,黑格尔是比康德还要康德的一个思 ...
-
马克斯·韦伯的学术
作者:H. H. Gerth & C.Wright Mills 转自:系统论与思想史(ID:Axis-civilization) 来源:文献源自广师大译本<学术与政治>导论二,原文 ...
-
蓝江|阿多诺与巴迪欧论一与多的关系(上)
从非同一性到计数为一 --阿多诺与巴迪欧论一与多的关系 摘要 黑格尔曾在<逻辑学>中区分过抽象的普遍性与具体的普遍性,认为前者是一种暴力强制性的一:让多经过删减臣服于抽象的一的统治$而后者 ...
-
论如何理解西方哲学中的being(下)
论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 being:(上)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将亚里士多德术语中的"是(is,即存在)"与"所是(what it is,即本质)"相区分为存在(e ...
-
黄裕生:论宗教信仰的人性基础
这里,为了讨论宗教信仰本身,有必要对信仰作出必要区分.不过,在做这个区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一般意义的信仰. 信仰既是一种存在行为,也是一种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存在性行为,它首先包含着确信与信任这 ...
-
黄裕生: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内容提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哲学内部的问题.因为任何彻底的哲学都不能不面对如何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本文从讨论"什么是哲学"入手,试图通过深入分析理 ...
-
黄裕生X李睦:艺术和哲学,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另外一个方法
菱田春草:落叶屏风(1909) 艺术.科学.人文,人类浩瀚的精神海洋 无用.纯粹.古典.现代.人.技术.审美.超越.精神.生命.创造这些永恒的主题, 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不同的演化,呈现不同的时代内涵. ...
-
“论道讲坛”第1期-黄裕生:自由与差异——存在论视野下的自由问题
主讲人:黄裕生 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 间:2021年4月8日(周四)18:30-20:30 地 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楼123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主 | 讲 | 人 ...
-
阅读的三重境界 | 黄裕生
文 | 黄裕生 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经典的民族,这是一种幸运.因为这意味着,不管进入什么时代,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经典获取深度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启示,获取存在的力量与勇气. 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背负着一个使 ...
-
黄裕生:我们在生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在现象学视界内对死亡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它首先把死亡揭示为人的一种可能性存在,而且是每个人唯一不可让渡.不可替代的一种可能性存在.因此,死亡对于人的真实存在或真实生活具有根本性意义.人 ...
-
【学者文集】黄裕生文集
【学者文集】黄裕生文集
-
黄裕生:我们需要能尊重与容忍异见的微信群
黄裕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1-2017曾任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 ...
-
黄裕生:马丁•路德与近代启蒙
无论是对于基督教的演化史,还是对于西方整个文化世界,特别是对于现代性社会的基本底色,马丁·路德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但是,在东方世界,马丁·路德一直只是以宗教改革家的身份出现,却忽略了他首先是一个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