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四大家薛雪所作的《湿热论》仅有35个...
相关推荐
-
阳明病起手三法与阳明温病
柯韵伯说栀子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为阳明病起手三法. 阳明病分为只热不实的阳明证即"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和实热兼有的阳明病即"胃家实".& ...
-
清·薛生白《湿热论》用药汇编
神: 1. 目暝则惊悸梦惕-湿热之邪,留滞胆中,胆气不舒,寐则阳气行于阴,胆热内扰,肝魂不安---酒浸郁李仁,姜汁炒枣仁/黄连.栀子.竹茹.桑叶 (肝性喜凉散,枣仁.姜汁偏温) (郁李仁性最滑脱,古人 ...
-
通俗伤寒论方证——风寒湿邪在表
<伤寒论>中医必读外感经典名著,外感发展到清代出现温病专论,浙江名医俞根初结合前人经验定著<通俗伤寒论>一部,以六经辨证,统一伤寒温病,化繁为简.形成绍派伤寒.现在他创造不少方 ...
-
温病四大家薛雪所作的《湿热论》仅有35个条文,两千余字,但是可以流传千古
限于篇幅所限,这35条将分为两个部分,今天先发第一部分--前20条. 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 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茹.羌活. ...
-
名医位列“温病四大家”之首,为母治病却犯难;薛雪:让我来
江苏吴县(今苏州)上津桥畔,临河而建的医馆,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并不是来看病,而是来替人看病. 现在上津桥畔地形 满清时的江苏,可谓中医名家荟萃.宋金元时期,名医以北方人居多,如创立易水学派的张 ...
-
清代“温病四大家”佳话
编者的话:温病是中医对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其中包含"瘟疫",即西医所说的"传染病".温病一词,最早出于<素问>,以后的<伤寒论>.< ...
-
温病四大家治疗温热病斑疹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
自古以来,传染性疾病就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斑疹作为传染病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体征,早就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有关斑疹的概念,较早记载于<金匮要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迁及中医学的发 ...
-
贺铸《青玉案》天下无双,辛弃疾也作一首,仅最后四句便超越贺铸
北宋重量级大词人贺铸,丧妻之后迁居苏州.路遇"神级"美女,发花痴写下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在这首一词中,贺铸将美女比作洛神,将自己写得 ...
-
又一部良心之作开播,可惜仅位居热度榜第14名!
8月17日,正午阳光新剧<乔家的儿女>开播,上线首日拿到了全网热度排行榜第8名,输给了热播剧<你是我的荣耀>.<理想之城>等. <乔家的儿女>根据未夕的 ...
-
温病四大名家薛雪《湿热论》第21~35条...
21.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五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22.湿热证,按法治,数日后,忽吐下一时并至者,中气亏损,升降悖逆.宜生谷芽.莲心.扁豆. ...
-
南宋四大家词作节选400篇大全集(上)
南宋四大家 (诗史上的南宋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也可以称为中兴四大家,但经常称为南宋四大家),是中国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爱国诗人的合称. 陆游 (1125-1210) ...
-
南宋四大家词作节选400篇大全集(下)
范成大 范成大诗文120篇节选全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 唯)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