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传腑过经证,小柴胡汤与调胃承气汤的辨证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123条心悟

    ​伤寒论第12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

  •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方 ...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3)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伤寒心法要诀:阳明府病脉证

    胃实脉大腑阳明,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满痛始可议三承. 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论第179条: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23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2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 ,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 ...

  • 《伤寒悬解》厥阴脏病——乌梅丸证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

  • 《伤寒悬解》土实水负证——黄连阿胶汤

    土盛水负证五章(应是土实水负证.也就是少阴亡阴证,本为阳明阳实证) 少阴四十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脉也,趺阳,胃脉也,足阳明胃之经,自头走足,行于趺上,动脉曰冲阳,故仲景名为趺阳.土本克水 ...

  • 《伤寒悬解》泻法治病——脉证提纲

    可下九章 可下一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是以三部脉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

    太阳六十二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 伤寒不解表,反以吐下,故七八日不解:吐下亡津而内燥,故热结在里,燥热内 ...

  • 《伤寒悬解》少阳——经腑合病与传经理论

    少阳十四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 ...

  • 《伤寒悬解》阳明胃腑——承气汤证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 《伤寒悬解》少阳传太阴——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若汗下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伤寒悬解》少阳下篇之坏病——小建中汤

    卷九少阳下篇 少阳经下篇十六章 柴胡 少阳坏病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宜小柴胡,半表半里治之.而半表之阳盛,则小柴胡之黄芩不足以清表阳,而人参反益半表之热,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是也.半里之阴盛,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