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即位(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四)

(0)

相关推荐

  • 《女皇武则天》之一:武才人二度进宫

    武则天,闺名照,并州(今 山西文水县)人,生于公元624年,十四岁入选进宫,作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公元648年(贞观三十三年),太白星屡次在白天出现,太史占卜说:"女人昌盛".民 ...

  • 一代女皇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帝,她究竟杀了多少左右和亲人?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名曌,则天是她登帝位时起的名字.父武士彟,是高祖李渊的老朋友,高祖留守太原时,曾举为行军司铠参军.及高祖登基,封光禄大夫,又迁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武则天是 ...

  • 李承乾谋反被废后,李泰最有希望接替,长孙无忌为何却支持李治?

    唐初名臣,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因支持唐高宗李治为皇太子,在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成为首席辅政大臣,富贵权势延续了贞观时期的独一无二. 但他后来却成为李治的眼中钉,被李治联手武则天挤出权力中心 ...

  • 唐太宗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立李恪为太子,确是遗憾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李世民在立谁为太子时考虑了三个人选: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还有吴王李恪.在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李恪是受宠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立李治为太子之后,曾表示过想重新立李恪为太子,但 ...

  • 高宗轶事二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八)

    左武候.引驾卢文操因翻过宫墙偷盗国库中的财物被抓,唐高宗认为引驾的职责在于昼夜巡视纠查违失,然而却监守自盗,于是下令将其处死.谏议大夫萧钧谏道:"卢文操所犯之罪确实不可原谅,然而依法却罪不至 ...

  • 高宗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五)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有一天,他向大理寺卿唐临询问在押的囚犯数目.唐临回答道:"目前关押的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二人罪当处死.(见囚五十余人,唯二人应死.)"高宗听后十分高兴.高宗曾亲自讯 ...

  • 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三)

    裴仁基的儿子.长安令裴行俭听说高宗皇帝准备立武昭仪为后,认为国家的祸患必定从此开始,于是便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私下商议此事.袁公瑜听说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武氏母亲杨氏,裴行俭因此获罪,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 ...

  • 树党朝堂(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二)

    永徵六年六月,武昭仪诬陷王皇后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借巫术诅咒武昭仪,高宗正对皇后不满,于是下令禁止皇后母亲柳氏入宫,断了王皇后与外界的联系.秋季七月戊寅(初十),高宗又将吏部尚书柳奭贬为遂州刺史,驱 ...

  • 武昭仪杀女诬皇后(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一)

    武氏再次入宫并赢得高宗宠幸后,王皇后.萧淑妃和她的争端就开始了.然而高宗皇帝因为宠幸武氏,所以他并不相信王后和萧妃的话,只是毫无理由地相信武昭仪. 王皇后不会曲意事奉高宗身边的人,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 ...

  • 武氏尼留发再进宫(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十)

    起初,高宗的王皇后没有儿子,所以高宗开始宠幸萧淑妃,王皇后十分忌妒.在高宗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曾进寝宫侍奉太宗,看见武才人,便十分喜欢她.太宗皇帝驾崩后,武才人因无子,随着众位无子的妃嫔到感业寺出家为 ...

  • 崔义玄平乱(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九)

    睦州有个名叫陈硕真的女子妖术惑众,她和她的妹夫章叔胤举兵造反,自称文佳皇帝,以章叔胤为仆射.起兵后,章叔胤率兵攻陷桐庐城.陈硕真领兵二千人攻陷睦州.於潜县.又进攻歙州,但未能攻下.唐高宗得到报告后敕令 ...

  • 房氏之败(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七)

    房玄龄之子.散骑常侍房遗爱娶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高阳公主十分骄横,房玄龄死后,公主就唆使房遗爱和他的兄长房遗直分家.分完后又反咬一口,诬陷房遗直对弟不友.房遗直也不愿蒙受这样的委屈,就向 ...

  • 阿史那社尔定龟兹(资治通鉴卷一九九之三)

    回纥吐迷度的侄子乌纥娶了他的婶婶为妻.乌纥与俱陆莫贺侍从官俱罗勃都是突厥车鼻可汗的女婿,二人谋划杀死吐迷度归附车鼻可汗.乌纥乘夜率十多名骑兵突袭吐迷度并将他杀死.燕然副都护元礼臣派人诱降乌纥,假意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