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个比喻看书法用笔
相关推荐
-
黄庭坚独创“荡桨笔法”,沉着痛快、字字飞动,一般人很难学会!
如果通读书法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历代的许多书法家都天资卓越之辈,正是有了这些人对于书法的传承和创新,从而使得不同时代的书风呈现出了精彩纷呈的特点. 魏晋时期首推钟繇与"二王",唐代则 ...
-
苏轼的书法价值何在,他为什么能居于“宋四家”之首?
文·段宏刚 苏轼(1037年--1101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通才",民间把他称作"千古第一才子",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的创作上,他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同时 ...
-
书法学习的十六个比喻
书法讲究的就是笔法,可笔法有时直接地还真不容易说清楚.说明白.怎么办呢?要说还是古人厉害,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经过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q ...
-
人到中年十六悟,看完醒悟了…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淡定人生心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随遇而安,诸事顺其 ...
-
太妙了!这几个比喻阐释书法用笔,实用有趣!
古人论书不以好坏为评判标准,中国书法史是一部士大夫的书法史,士大夫们评价一部书法史,是以论道的方式去阐释一幅作品的成败. 产生这种审美原因,是古代还没有很多专业术语去阐释线条之间的关系.怎么办呢?要说 ...
-
八十六岁中医看上去像四十岁,他说自己爱吃3碗饭,从来不做1件事
从医六十多年的王绵之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大家,江苏省一个中医世家的第十九代传人,主要擅长生活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内科.妇科以及疑难杂症,特别是养生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绵之老先生一直活到 ...
-
0712033期雪儿飘零微刊:第二十六期|看图写诗
雪儿飘零第二十六期:看图写诗,题目自拟,现代诗,微诗等均可 上图为黄帅朋友在三亚自拍的一张街角图 1. <初心> 文/雪儿飘 仰望过无际的夜空 眺望过你的眼角 虽不曾是百花的翘楚 不求谁人 ...
-
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意义非常大
说起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很多人都知道.不过有些人不懂为什么会有半斤八两这种说法,毕竟现在的半斤是五两,和八两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之所以说半斤八两是因为之前一斤是十六两,这样的话半斤就是八两了.我们今天看一 ...
-
人到中年十六悟,看完我也醒悟了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淡定人生心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随遇而安,诸事顺其 ...
-
二十六年后再看魔岩三杰——纪念94红磡演唱会26周年(旧文重发V2.0)
[序] 1994年12月17日,香港红磡体育馆,三位来自内陆的音乐人和一个乐队,让香港人第一次被来自内陆的音乐震撼到.从那时起,中国摇滚开始了一段继崔健时代之后"百家争鸣"的时期,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六(怎样看写诗和认识的联/系)
无法否认,学诗写诗谈诗都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这跟做什么事都一样.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是从初学到深学,乃至精学,博艺,广知和熟能,于是才能做好的. 就初学观察,总是先遇到和先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