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5个要点

法 律 人 士 必 看 关 注 蓝 字↖↖↖一 键 置 顶 公 众 号 

商务合作后台留言 来源法务之家综合:国晖律师事务所、国峻(ID:gjls1020)【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谢谢!

正文▼

《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换言之,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丧失胜诉权的法律事实,可称为诉讼时效期间,又称为即权利消灭。

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的意义不是鼓励债务人想方设法拖延义务的履行,也不是鼓励债务人不劳而获,不履行债务,而在于:

(1)稳定财产关系。免得财产关系长久处于不肯定状态。

(2)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在规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而又无正当理由,说明权利人已不关心自己权利的实现。

(3)有利于法院更好的地收集证据,解决纠纷。如果没有时效限制,年代久远而造成纠纷难以解决。

二、民法典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有哪些?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四、哪些诉讼请求不适用时效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五、诉讼时效的中断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要点一

《民法典》第188条:统一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上述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一律延长至3年,且起算点新增一个“义务人”为必要条件。“义务人”也即如债务人、侵权赔偿义务人、合同违约人等。如果不知道“义务人”,可视为诉讼时效期间并未开始计算。

要点二
《民法典》第189、190、191条:明确规定三种特殊情形的诉讼时效规则
情形1: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如借贷关系下的分期还款。)
情形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如父母是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人,而未成年子女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情形3: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考虑到未成年人对自身权益维护的弱势,特意用年龄段来明确诉讼时效开始的时间。)

要点三

《民法典》第194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果:重新计算6个月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如台风、地震、洪水等);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待确定了再行计算);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如被非法拘禁);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要点四

《民法典》第195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重新计算3年的诉讼时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如借贷纠纷中,出借人向借款人提出还款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如借贷纠纷中,借款人向出借人提出还款请求);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要点五

《民法典》第196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如请求拆除危楼);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返还属于己方产权的房屋);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抚养费(未成年子女主张父母支付抚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对上述内容,《民法典》进一步规定,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采取协议的形式给以变更的,不发生法律效力!同时,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也不能预先放弃,否则也属无效。

官宣:个人隐藏转移财产超2万致判决无法执行,一律入刑!2021年,欠债不还就这下场!

国务院通知:9.1日起,逾期付款违约金未作约定的,一律按日万分之五计算!(专治大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
明确了,最高院判例:借名买房规避限购政策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最高院:同一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可以担任同一案件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正式宣布:欠钱不还,2021就是这下场!
瞠目结舌!丈夫强奸岳母未遂,妻子5次起诉离婚,法院:夫妻感情没破裂

★1、好课程推荐☞婚姻家事·遗产管理人律师注意了,10月份定在郑州市

★2、好课程推荐☞(成都市)股权转让法律原理、合同制作、尽职调查、税务筹划、实操暨股权转让纠纷与对赌争议解决

★3、好课程推荐☞完美合同的制作、审查、风险防控、争议解决暨《担保法司法解释》实务运用

★4、好课程推荐☞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理论与实务高峰论坛

★6、精品法律课程持续更新中……

告别24%和36%!最高法:修改完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附全文)
最高法:未经配偶同意,以家庭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的系无权处分,对配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0)

相关推荐

  • 法律知识: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法律知识: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 借钱给她第4年,她却说:我不还你也奈何不了我,诉讼时效很重要

    小敏和小美是大学4年的室友,毕业后一起留在大城市打拼,互相照应,亲如姐妹.小美有天突然跟小敏说家里出了急事,想借1万元周转,答应1个月后就还,小敏虽然也不是很有钱,但还是将工作2年攒下来的1万元都转给 ...

  • 关注 | 关于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今天我们继续来看 关于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要点一 <民法典>第188条:统一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要点二 <民法典>第189.190.191条:明确规定三种特殊情形的诉讼时效 ...

  • 民法典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有多长,如何起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举例or解读] 规定诉讼时效的原 ...

  • 民法典第161条 — 第204条 | 总则编: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

    民法典第161条-第175条,规定了代理制度,如代理适用的范围.类型.代理效力规则.终止等内容. 第176条-第187条,规定了民事责任,如责任承担方式.免责事由.请求权竞合的选择等内容,民法典未介入 ...

  • 我们来谈谈民法典里的诉讼时效

    一起来学民法典 今天我们来谈谈"诉讼时效" 有一句法谚:"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意思就是,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了,也知道是谁侵害的,也知道可 ...

  • 民法典总则编申请执行时间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在将废止. 当今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的是,新颁布的<民法典>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亮点问题,其中,就包括申请 ...

  • 民法典: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 ...

  • 民法典: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转需

    来源:法务之家综合:国晖律师事务所.国峻 转自:法务之家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 ...

  • 【收藏】民法典: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 ...

  • 无讼阅读|民法典: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 ...

  • 建议收藏丨民法典:诉讼时效的5个法律要点

    导读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 ...

  • 《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的5个要点

    要点一 <民法典>第188条:统一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 ...

  • 《民法典》诉讼时效规则的6个要点解析 | iCourt

    iCourt法秀 今天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 ...

  • 《民法典》诉讼时效规则的6个要点解析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北京九稳律师事务所 一.什么是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 ...

  • 后民法典时代,担保争议核心要点问题观察与展望(上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已于2020年12月25日通过,并于2021年1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