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早期识别,溶栓治疗刻不容缓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手段,是恢复血流的措施之一。早期迅速识别脑卒中患者是关键,由于公众缺少卒中识别的相关知识,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溶栓的时机。
卒中院前识别

溶栓治疗
溶栓后的观察重点
1、出血
溶栓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严密监测患者牙龈、鼻腔、粘膜有无出血。当患者溶栓后24小时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现象,提示有脑出血的可能。
2、再灌注可能
缺血缺氧数小时,血管内皮和血脑屏障受损害,会形成颅内高压。当患者出现困倦、视乳头水肿、头痛、呕吐,提示可能为颅内高压。
3、过敏反应
发生率低,但仍有发生的可能性。表现为: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闷、意识淡漠、面色苍白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温馨提示
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将急性脑梗死的损害降到最低。
临床上,并不是所有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都适合溶栓治疗,有出血、出血倾向、外伤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则不适合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246-257.
来源:脑心健康管理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