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6):张飞大义助刘备,刚柔相济
相关推荐
-
义薄云天关云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对<三国演义>当中关羽的形象来说,义薄云天这个词是对他最好的评价,这个是关公的形象流传千年,万民景仰的人格基础.有个相声<三近视>,说三个近视眼比眼神,说明天关帝庙给关老爷挂匾 ...
-
三国演义之后续
话说孔明既死,其魂魄便飘飘然来到天界之中见到了故主刘备及其麾下数员大将. "主公,"孔明诚惶诚恐地说,"我未能辅佐好少主,有负重托,真乃万死莫辞其咎!" 刘备连 ...
-
义解三国(5):刘备登场,德先行
上篇交代,因黄巾军叛乱,张角一军来犯幽州边界,情势危急,幽州[注1]太守刘焉,发榜各县召集义兵,榜文行至涿县[注2],这才引出刘备,正式登场. 刘备登场 德志先行 于是桃园结义的故事正式开始,刘备首 ...
-
义解三国(8):张飞怒鞭督邮,蕴含两大目地
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第二回的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为了表现张飞正直仗义,敢于为民除害的品性,它还成为详尽描述灵帝时期,宦官"十常侍"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欺君 ...
-
义解三国(14):献帝位长,令义理两大基点得以并行
在作者罗贯中的眼中,三国的安排,既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形式在传达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告知人们文化的主导者,在天不在人,但同时整部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点明这段历史是要在地上让人去"演"出 ...
-
义解三国(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中国人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三国历史的上百个经典人物故事,大多出自<三国演义>,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三国志>,那么这两本书,区别何在? 简单的说,前者是小说,就 ...
-
义解三国(2):何为义?
<三国演义>演的是"义",因此开卷的第一个经典故事,就是"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张飞的桃园结成了没有血缘的义兄弟的关系.那么这个" ...
-
义解三国(4):张角恶用道术,宗教邪变
"黄巾贼"定位史书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注解:刘备)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句话是史书<三国志>"先 ...
-
义解三国(7):桃园结义,重在誓言
关羽: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刘备与张飞相遇后,接着就是关羽的出场.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则貌若神将,一身神威,令人一见心生敬畏.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 ...
-
义解三国(9):以书传道,为人解惑
天经地义:天在导 地在演 古人做人讲"天经地义",不仅仅指符合天理与人道.<三国演义>其实就在揭示"天经地义"的另一深层内涵:朝代的更替,是天在经 ...
-
义解三国(11):董卓谋废帝,卢植驳谬论
百官众将,找到被宦官劫持的汉少帝与陈留王后,来到京城的西凉刺史董卓,便趁乱而入,以保驾的正当名义,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接冲到了少帝的身边.等于直接将朝廷众臣和帝王,绑架在手,因此,他很快做出了废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