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太极拳心法:下盘虚实
相关推荐
-
太极生活化:人生何处不太极?
疗金句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蔡季通 太极生活化,简要地讲,就是要把太极拳的"力道"和"要领",融入日常生活中,以改变日常生活中用 ...
-
读懂太极胯,师父不教也不怕!
你可知?江湖有言:"教拳不教桩,传拳不传胯".可见站桩和练胯的重要性.在古代一般这是入室弟子才能学到的东西,练拳应该从下往上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先站桩练腿力,等站桩有了一定的基 ...
-
太极拳转换要点
太极拳如何正确转身∶ 身体右转∶ 不能直接身体向右转动,直接右转造成腰没有使上劲力. 正确做法∶ 一定要先松右胯.左合,也就是右胯下沉不动,左胯向右合.身体下沉.向右转动,感到很轻灵.整体劲力就出来了 ...
-
体悟太极拳:腰眼虚实
打拳不用腰,拳艺终不高,说明用腰非常重要. 腰在人体中部,前是肚脐眼,后是命门,命门左右是腰眼,周围系皮带地方是带脉. 张三丰<拳经>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腰部 ...
-
练太极拳心法“身如钟鼎”,让你的下盘动作便既轻灵而又稳固!
拳谚称"低头猫腰,传授不高".如果低头猫腰练拳,就会形成腰脊弓.凹胸等弊病.凹胸容易形成驼背,缩小胸腔,使横膈肌不能舒展下降,妨碍呼吸,这样就不利于血液回流心脏.如是练拳,则起不到 ...
-
体悟太极拳:太极拳不传之秘之骨盆力学结构图
太极拳功架状态下,骨盆力学结构是太极拳基础的基础,既是太极拳入门之门槛,又是功夫进阶的衡量指标. 因为骨盆处于人体敏感位置,不便过多言语,所以古有"教拳不教胯"之说.但如果根据现代 ...
-
绝学:武学大师孙禄堂谈太极拳心法(附珍贵拳照)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 ...
-
太极拳心法及要领
基本方法:太极拳以"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 ...
-
体悟太极拳:“沉肩坠肘”不传之秘
体悟太极拳:“沉肩坠肘”不传之秘
-
乐传太极拳心法大要
乐幻智先生建立的这个以杨式太极拳为载体,以道家练氣法修身,以禅密心法修心的乐传太极拳,可以说并不是一个武术门派,而更像是个传统文化的学派. 在实际修炼中也是如此的,我们把太极拳当作禅密心法的实验手段, ...
-
练太极拳怎样做到虚实分明和轻灵沉稳?
练太极拳怎样做到虚实分明呢? 答: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在太极拳"十要"中把分虚实作为"第一义",意在说明虚实分明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演练太极拳的全部过程,就是 ...
-
体悟太极拳:大包穴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大包穴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大包穴属于太阴脾经的穴位,是阴经脉穴和阳经脉穴交汇点,气息传遍全身. 大包穴是沉肩坠肘身法的总开关.太极拳身法十要之一是沉肩坠肘,沉肩坠肘如果不空腋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