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50):商代玉作的工痕特征举例

(0)

相关推荐

  •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鉴赏

    玉不琢不成器,俗话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古人琢玉必带祥和吉意!在没有任何电动工具的时代,可想而知完成一件带着复杂图案琢工的玉件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 当今玉易得,古代玉难求! 如何快速评判 ...

  • 【川】清代窖藏圆雕巧作玉饰件

    这周咱们分享下该窖藏出土的部分玉质.玛瑙质佩饰把玩件,这批小物件虽然年份浅,但挺亲民,一个个皮壳老熟,圆雕.巧作,琢刻活灵活现,主要是还拍到了部分细节图片可以供大家参考. 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宾馆出土的 ...

  • 断代辨伪【4】 ——从雕工鉴识古玉

    中国古代玉器的雕刻不外乎阴雕.阳雕.浮雕.圆雕.镂雕.各种线刻等.各个时期生产工具不同,大致分为"他山之石攻玉"时期.青铜工具时期.铁质工具时期,它们决定了当时的琢玉工艺的差异,在 ...

  • 古玉识趣(101):玲珑豆丁小玉鸟 沧沁古工有说道

    一件圆雕小玉鸟的沧桑古拙特征 藏友圆雕玉鸟(图1)求辨: 图1-1 长仅约2.9厘米.高仅约1.2厘米堪称分寸之末的丁点圆雕,看点却颇有说道,不失玩味价值. 图1-2 图1-3 古玉辨识虽然料工型纹沁 ...

  • 古玉学步(11):解玉砂痕一点通(下)

    通过上条的实验,古砣作工砂痕与现代金刚砂作工痕的区别一目了然: 神人石家河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上海博物馆藏 古砣工是砣具带动湿砂在玉料上作工,人工牵动砣轮旋转,力量小.速度慢.方向 ...

  • 古玉学步(190):例举周工不用砣 工艺纯粹靠磋磨

    原创一夫之2019-12-06 12:52:53 如前所述,制玉的原始工艺为最初的"磨",推磨是制玉工艺的起源(参见<古玉学步(189):碾琢刻砣源起推磨>). 推磨产 ...

  • 古玉界:商代玉器之美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 古玉学步(127):春秋纹饰独特征 密集繁缛显圆润

    春秋制玉浅浮雕卷云纹又叫蟠虺纹,俗称卧蚕纹,台湾学藏界称寄生虫纹,坊间也称电话纹,总之,叫什么都是象形而已.春秋浅浮雕卷云纹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繁丽密集到震撼!!! 春秋制玉钱浮雕的特征是:图案繁缛. ...

  • 8张图真假对比,分析砣具在古玉制作中的应用及工痕特征(干货)

    养玉2020-03-16 19:35:00 春秋早期,出现砣机,提高了制玉效率,大量精美的纹饰呈现.战国出现铁器,硬度更高的砣具带动解玉砂,切磋琢磨.直至汉代,玉雕达到顶峰. 一.砣机出现,效率大增 ...

  • 浅论古玉的制作及工痕特征(专业解读,值得品味)

    线刻 玉器上的装饰用线,主要分为凸起的阳纹和凹槽状阴线两大类.其中阳纹有减地隐起阳纹.双勾拟阳纹(勾撒法).压地阳纹.剔地阳纹等:阴线按雕技未能可分为刮刻阴线和砣碾阴线两大类,而砣碾阴线按其形态又可分 ...

  • 浅论古玉的制作及工痕特征

    线刻 玉器上的装饰用线,主要分为凸起的阳纹和凹槽状阴线两大类.其中阳纹有减地隐起阳纹.双勾拟阳纹(勾撒法).压地阳纹.剔地阳纹等:阴线按雕技未能可分为刮刻阴线和砣碾阴线两大类,而砣碾阴线按其形态又可分 ...

  • 古玉学堂:浅论古玉的制作及工痕特征!(专业解读,值得品味)

    线刻 玉器上的装饰用线,主要分为凸起的阳纹和凹槽状阴线两大类.其中阳纹有减地隐起阳纹.双勾拟阳纹(勾撒法).压地阳纹.剔地阳纹等:阴线按雕技未能可分为刮刻阴线和砣碾阴线两大类,而砣碾阴线按其形态又可分 ...

  • 古玉学步(60):图说红山玉作桯钻和管钻打孔痕迹的区别

    一篇关于红山玉作桯钻与管钻痕迹的图帖,直观透彻,对于学习古玉钻孔大有裨益:温故而知新,拿来学习偷懒又不用动脑筋,转帖奉献藏友.在此鸣谢源作者的创作,小编这厢有礼了.以下静静读图感受-- 感谢古玉吧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