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方》上焦证

(0)

相关推荐

  • 人参消风散

    人参消风散 处方川芎 甘草 荆芥穗 羌活 防风 白僵蚕 茯苓 蝉壳 藿香叶 人参各6克 厚朴 陈皮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头目眩晕,耳啸蝉 ...

  • 川芎茶调散(治外感风寒头痛)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汤头歌诀方歌]川芎茶调散荆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 正偏头痛悉能康 方内若加僵蚕菊 菊花茶调用亦臧 [组成]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g),白 ...

  • 追风散,追疔夺命汤,追疮散,追毒膏,追毒汤,追风应痛丸,追风丸,追魂汤,追风祛痰丸,追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应痛丸 一切风疾,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牙关紧急,语言謇涩,筋脉 痛,上攻下注,游走不定,腰腿沉重,耳鸣重听,脚膝缓弱,不得屈伸,痹,皮肤顽浓.又,妇人血风 ...

  • 《博济方》风证

    烧肝散 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起止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术 芍药(各半两) ...

  • 《博济方》劳证

    夫劳者牢固也,劳伤也.经曰∶五劳六极七伤,皆因营卫不调,血气虚损或房.或酒.或大病愈后有失调理,因变证候,其状极多,不能备举,大抵春夏剧,秋冬瘥. 鹿茸丸 治虚劳伤惫,腰脚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饮食减退 ...

  • 《博济方》中焦证

    沉香散 治脾元气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寒,进食和气. 沉香 木香 青橘(去白) 郁李仁(汤浸去皮,另研) 陈橘(去白) 人参(各用一两) 豆蔻 槟榔 肉桂(去皮) 甘草(炙) 干姜(炮制,各半两. 上 ...

  • 《博济方》下焦证

    烧石子茴香散 治下焦虚冷,脐腹撮疼,心胸痞胀,和元气,进饮食. 舶上茴香 川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去皮) 木香 紫白戟(去心) 胡椒 陈皮(去白) 川椒 上一十味,同为细末,每服用 猪石子一对,洗 ...

  • 《博济方》五脏证治

    茯神丸 治心肺壅热,口苦舌干,涕唾稠粘,胸膈烦闷,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或发烦热,状似骨蒸. 茯神(二两,去皮木) 柴胡(一两半,去苗) 黄 (一两半) 生干地黄(二两) 桔梗鳖甲(二两,醋炙黄色) 人 ...

  • 《博济方》小便证

    犀灰散 治小便涩,筒管内痛.圣济总录作蚕灰散. 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灰细研,入麝香少许,和匀,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姜黄散 治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姜黄(二两) 大附子(一两,炮) 赤芍药 ...

  • 《博济方》大便证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 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 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 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 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 当归( ...

  • 《博济方》经气杂证

    白薇丸 治妇人无子,或月水断续不匀,及上焦虚热,下部冷惫,饮食减少,肢体黄瘁,凡有心腹一切疾病,和剂局方名小白薇丸,治妇人冲任虚损,子藏受寒,久无子息,及断续不产,此因上热下冷,百病滋生,或月水崩下, ...

  • 『名医经验』人参蛤蚧散合方解难证一则

    刘某,男,69岁,2011年2月5日诊. 主诉:气喘10年余,伴心悸.眩晕7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每遇感冒(冬春两季)发作为甚.屡经中西医治疗,自觉症状时好时坏.近几年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