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方》劳证
相关推荐
-
发热症中医治疗优势
发热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它既是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又是疾病发展转化的重要指征.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37.1℃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烧 ...
-
冯门沉香丸
草豆蔻丸:治脾胃虚而心火乘之,不能滋荣上焦元气,遇冬肾与膀胱之寒水旺时,子能令母实,致肺金大肠相辅而来克心乘脾胃,此大复其仇也.经云∶大胜必大复.故皮毛血脉分肉之间,元气已绝于外,又大寒大燥二气并乘之 ...
-
《博济方》风证
烧肝散 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起止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术 芍药(各半两) ...
-
《博济方》上焦证
人参荆芥散 治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烦满. 人参 柴胡(去苗) 羌活 荆芥 旋复花 甘菊 桑白皮(各等分. 上七味,同杵为丸,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临卧温服. 利膈散 治上焦风壅, ...
-
《博济方》中焦证
沉香散 治脾元气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寒,进食和气. 沉香 木香 青橘(去白) 郁李仁(汤浸去皮,另研) 陈橘(去白) 人参(各用一两) 豆蔻 槟榔 肉桂(去皮) 甘草(炙) 干姜(炮制,各半两. 上 ...
-
《博济方》下焦证
烧石子茴香散 治下焦虚冷,脐腹撮疼,心胸痞胀,和元气,进饮食. 舶上茴香 川附子(炮,去皮脐) 官桂(去皮) 木香 紫白戟(去心) 胡椒 陈皮(去白) 川椒 上一十味,同为细末,每服用 猪石子一对,洗 ...
-
《博济方》五脏证治
茯神丸 治心肺壅热,口苦舌干,涕唾稠粘,胸膈烦闷,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或发烦热,状似骨蒸. 茯神(二两,去皮木) 柴胡(一两半,去苗) 黄 (一两半) 生干地黄(二两) 桔梗鳖甲(二两,醋炙黄色) 人 ...
-
《博济方》小便证
犀灰散 治小便涩,筒管内痛.圣济总录作蚕灰散. 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灰细研,入麝香少许,和匀,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姜黄散 治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姜黄(二两) 大附子(一两,炮) 赤芍药 ...
-
《博济方》大便证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 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 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 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 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 当归( ...
-
《博济方》经气杂证
白薇丸 治妇人无子,或月水断续不匀,及上焦虚热,下部冷惫,饮食减少,肢体黄瘁,凡有心腹一切疾病,和剂局方名小白薇丸,治妇人冲任虚损,子藏受寒,久无子息,及断续不产,此因上热下冷,百病滋生,或月水崩下, ...
-
『名医经验』人参蛤蚧散合方解难证一则
刘某,男,69岁,2011年2月5日诊. 主诉:气喘10年余,伴心悸.眩晕7年余,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喘咳反复发作10年余,每遇感冒(冬春两季)发作为甚.屡经中西医治疗,自觉症状时好时坏.近几年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