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有临《十七帖》
相关推荐
-
王羲之的一部“书法圣经”,共943个字,被后人评为:草书之祖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界,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着许多传世的经典,这些传世的经典,指引了后来者的继承和延续以及创新. 在书法史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无数经典法帖,书法这一门艺术可能就是断绝了.在古代 ...
-
王羲之法帖138《尊夫人贴》草书译文,笔急牵裹。
释文: 尊夫人不和,想小尔,今以佳.念累息.卿佳不?吾故劣劣!力知问.王羲之敬问. 王羲之书法草书欣赏<尊夫人帖> 3行,29字.入刻<淳化阁帖>等.
-
王羲之《十七帖》高清临本,这字堪比复印机...
在很多没有接触过书法的朋友眼中,草书就是一种糊涂乱画的"鬼画符"而已,一般人看不懂,甚至说草书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其实不然,草书是中国书法史发展的重要的一环,从隶书到章草再到草 ...
-
王羲之传世的草书绝品,能够学到精髓的,1000年来仅此一人
在历史上有许多书法的盛世,古代的社会当中,大凡皇帝喜欢书法,那么这便可以称得上一个书法的盛世,从梁武帝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唐穆宗,从宋仁宗到徽宗高宗,无不如此. 在每一个书法盛世当中,名家的法帖往往备 ...
-
王羲之法帖332《伦等帖》草书译文,神融笔畅。
释文: 伦等还,殊慰,意增慨.知足下疾患小佳,当惠缘想哀能果.迟此善散,非直思想而已也. ...
-
顶级高手赵子昂赵孟頫临摹《圣教序》,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字比王羲之更精彩!
学习书法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打通五体",古代的大书法家一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当代书法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在古代的传世法帖当中,每一种书体当中都有一本或者几本无上秘 ...
-
中国草书界的“绝妙法典”,乃王羲之所传,只留下了1166个字!
当代普通人对于书法的认知往往仅仅停留在"规范字"和"美术字"上,也仅仅限于从外形和主观上欣赏部分的"楷书"与"行书",而 ...
-
中国草书“神帖”,学好这943字书法会有大成
在中国书法史的3000多年里,能够称之为"神帖"的不过寥寥数件."神帖"一般具备以下特征:其一,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淘洗仍旧是千古不易的经典,至今仍旧盛传不衰.其二 ...
-
一个和尚写的《兰亭序》,水平直逼“二王”...
一个和尚写的<兰亭序>,水平直逼"二王",这才是真正的"草圣"! 东晋时期的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一群好友在会稽山下的兰亭组织了一场聚会,被后世誉为&q ...
-
临《十七帖》,他比“朱大有”要强一万倍!
这几天,有个公众号搞出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历史上最佳的临本乃是朱大有临的<十七帖>,无论在用笔.结字之法和章法气息,能够完全贴合晋人,若是直接看他的临本,满满的皆是晋人意趣,你会难以想 ...
-
朱大有《临十七帖》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展开剩余92% 朱大有<临十七帖册>纸本草书.十二开.每开均29.2×35.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已 ...
-
[明]朱大有·临,《十七帖》
唐太宗从3000卷王羲之真迹中,选出17件,编成一部草书"神帖"! 呼风科技关注2021-04-12 16:26大图模式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较为独特的地位,草书曾经也是官方通行的 ...
-
台北故宫藏王羲之《十七帖》拓本(附朱大有王澍临本)
<十七帖>为书圣王羲之(303-361)晚年致友人信札之集成,因第一札起首写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迹见于唐代,今已佚失不传,后人多借传世的临.摹.刻本及文献著录来勾勒 ...
-
朱大有临《十七帖》:一位无名书法家的传世墨宝,这字太美了!|十七帖|草书|王羲之
唐太宗在<帝范>中说过一句话,这句话被后世之人广泛应用到了书法的学习当中.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小,仅得乎次. 所以学习书法要从经典开始入手,只有学习经典,你的眼 ...
-
【名人堂】朱大有临《十七帖》
【名人堂】朱大有临《十七帖》
-
明朝朱大有草书册页欣赏《临王右军十七帖册》
明朝朱大有草书册页欣赏<临王右军十七帖册>.十二开,每开均29.2×35.9cm.凡九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六百六十一字.<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大有(15 ...
-
朱大有《临十七帖册》
朱大有 (1515-1534)字伯亨,号二峰,号摩诃山农.云梯朱氏十一世孙,朱凤长子.生于正德十年,幼时聪惠过人.九岁时,有客人过访,以雪梅命题,大有曰:"舞六出之,奇占百花之魁." ...
-
钦佩折服!明代朱大有临的《十七帖》
[原创图片,禁止盗图] 王羲之的<十七帖>临者甚众,临得比较好的小编曾经介绍过赵孟頫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明代朱大有的作品.(旋转屏幕) 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