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一 汤全文翻译解释
相关推荐
-
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011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十一卷目录 天部艺文二 天对 唐柳宗元 天说 前人 天论上 刘禹锡 天论中 前人 天论下 前人 乾象典第十一卷 天部艺文二 <天对> 唐·柳宗元 蒋之翘曰 ...
-
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01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十卷目录 天部总论 易经〈乾卦〉 书经〈虞书皋陶谟 益稷 商书说命 高宗肜日 周书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洪范 君奭〉 礼记〈礼器 郊特牲 哀公问〉 老子〈任为篇 天 ...
-
商史二(商天乙(商汤王)十九年、商大丁摄政二年【公元前1604年】)
商天乙(商汤王)十九年.商大丁摄政二年[公元前1604年] 大旱.[今本竹书纪年] 汤大旱而重水.[太平御览.56] 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胫者使之跖镢,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 ...
-
夏史二十六(夏后履癸(桀)二十六年、商侯天乙(成汤)十二年【公元前1611年】)
夏后履癸(桀)二十六年.商侯天乙(成汤)十二年[公元前1611年] 商灭温.[今本竹书纪年] 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篡组,一纯得粟百钟于桀 ...
-
屈原《天问》原文与译文
〈曲项向天歌〉<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 ...
-
夏史二十七(夏癸(夏桀王)二十九年、商天乙(商汤王)十五年【公元前1608年】)
夏癸(夏桀王)二十九年.商天乙(商汤王)十五年[公元前1608年] 商师取顾.[今本竹书纪年] 二十九年,商伐顾.昆吾.[曹县志.大事记] 三日并出.[今本竹书纪年] 黑帝之亡,三日并照.[开元占经. ...
-
先秦时期商朝建立者:商汤
商汤(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子姓,成氏,名汤 (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 商国(今河南商丘市)人.商朝开国君主,帝喾十五世孙,契第十四代孙,主癸的儿子. 原 ...
-
纲鉴易知录 | 商纪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商纪 (距今时间:约3620年 - 约3066年) 成汤 纲 乙未,商王成汤十有八祀. 纲 王誓师伐夏桀,放之于南巢. 纪 桀暴戾不悛,王乃誓师伐桀.伊尹相汤,费昌为御 ...
-
11.第一 禹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帝禹夏后氏 母曰脩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大口,兩耳參鏤,首戴鈎鈐,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長有聖德.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取水 ...
-
4.第一 黄帝轩辕氏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効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寧,聖德光被 ...
-
60.第一 武王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周武王 名發.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為不祥,棄之阨巷,羊牛避而不踐:又送之山林之中,會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鳥以一翼 ...
-
第一 黄帝轩辕氏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効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寧,聖德光被 ...
-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全文,翻译赏析
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遂祭祀以求, ...
-
《千字文》全文翻译解释注释及译文
tiān dì xuán huángyǔ zhòu hóng huāngrì yuè yíng zèchén xiù liè zhāng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解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 ...
-
序全文翻译解释
夫高而大者,莫大於天:厚而廣者,莫廣於地.體恢洪而廓落,形脩廣而幽清,可以玄象課其進退,然而宏遠不可指掌也.可以晷儀驗其長短,然其巨闊不可度量也.雖窮神知化不能極其妙,探
-
周髀算經巻上全文翻译解释
[一章] 昔者周公問於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曆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 [二章] 商高曰:『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 ...
-
周髀算經巻下全文翻译解释
[一章] 凡日月運行,四極之道.極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萬里,滂沱四隤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萬里.故日光外所照徑八十一萬里,周二百四十三萬里.故日運行處極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極東,東方日中, ...